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2012-12-21 14:55:47)
标签:

丽江美食

丽江特色菜品

丽江美味佳肴

旅游

分类: 丽江美食介绍

纳西吹肝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新鲜猪肝,经过吹胀、腌制、天然风干而成。其易于存放,可保存一年左右。吹肝经洗净、煮熟、切成薄片,加上芫荽、芝麻油、酱油、醋、葱花和姜末等佐料凉拌吃,其味香鲜,食而不腻,凉爽开胃,是极好的凉菜,纳西人举行家宴必备的菜肴!


       丽江当地各个饭馆和餐厅都有吹肝这道菜,做法差不多!

价格在10~20元


东巴烤肉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把五花肉,切成薄片,油炸得皮酥肉嫩,去除了肥肉的油腻,加上一点蘸料,满口留香,再加上油炸薄荷叶,免去了上火的麻烦!


       丽江饭馆大多数都有的,比较推荐北门坡各类小饭馆,价格实惠,味道不错!

价格在10~20元


纳西烤鱼(东巴烤鱼)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纳西烤鱼的做法是先把鱼肚剖开取出内脏后,抹上了盐、花椒和五香粉腌制了一段时间,再放在铁锅里先用慢火烤制,等到味道吸收之后再放到了油锅里炸,然后一道美味的纳西烤鱼就完成了,口感鲜美,皮焦肉嫩。


       丽江各个餐厅都有纳西烤鱼这道菜,且每个餐厅用的作料都不相同,所以,谈不上哪里正宗,只是,看哪里的做法比较适合你!


       纳西烤鱼,价格不一,从5~100元都有,看你选择的是什么鱼而定!


油炸水蜻蜓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看着是比较恐怖,不过,油炸得脆酥酥的,口感很不错,有了第一口,就会忍不住第二口... ...记得别吃太多,会过敏的!


水性杨花(海菜花)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花开在水面上,而植株没在水中,花因水波而随波逐流,是生长在丽江湖泊中的一道野菜,口感丝滑清淡,不可不尝! 


       这个没有推荐的地方,味道以及做法都差不多!

价格在10~20元!


炒芋花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芋头花入菜味道清香,可配腊肉、火腿片等各种肉类炒、素菜炒、味道鲜美可口。

这个没有推荐的地方,味道以及做法都差不多,不过,这个是季节菜,不是每个季节都有的!

价格在10~20元!



黄豆面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黄豆面,其实并不是用黄豆做的面条,只是在面条中放入被油炸的喷香酥脆的黄豆,然后加上葱、辣子、油和香醋。汤底酸酸辣辣,非常开胃。不过最初的配料并不是黄豆,而是几块油炸的猪皮和两三尾小鱼,加黄豆是长期演变而来的做法。许多人还喜欢加入一些炸得脆香的花生米,削上几片咸而不腻的火腿片,就着一些嫩绿的葱末儿,就成了这一碗喷香的火腿黄豆面。


       这个没有推荐的地方,因为,实在是吃不出来有什么差别,就那个黄豆还可以!

价格在20元左右



过桥米线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过桥米线虽然不是源自丽江,不过,在丽江也算是它比较出名的地方,每一家过桥米线的口味都不一样!


      比较推荐,大水车附近的桥香园过桥米线,和福慧路的蒙自过桥米线。

价格15~100元,看你选择!


土鸡米线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吃米线前,要先喝一口汤清甜鲜香。加入了各种配料的米线,入口爽滑,不腻不燥,加在米线里的鸡肉,虽是经过了熬汤,仍然保持着肉食的香气,鸡皮入口即化,鸡肉鲜美肥嫩,吃再多都不会觉得油腻。 


       这个没有推荐的地方,味道以及做法都差不多,饭馆比较集中于南门以及北门坡附近!

价格在10元左右。


砂锅饭

游走丽江——丽江特色菜

       比较推荐,北门坡的大石桥砂锅饭以及华都商贸城里面的大石桥砂锅饭,这两家店生意都很不错!

价格8~10元



       很多人可能有个问题,出门在外不知道哪个店好吃,又懒得看什么攻略那你可以逛逛——看那个店里面人多,而且是本地人居多的,那一定错不了!


       丽江的这些特色菜,不一定都适合你的口味,所以,选择性的尝尝比较好!这些菜,古城里面随便一个店铺都会有的,不过,哪里好吃,价格怎么样,网上各种攻略里面都介绍得那么专心,我就不多此一举了,至于,好吃与否,你自己体验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