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唐 皇甫冉
(2013-06-01 22:13: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问.茶.茗战 |
采茶非采绿,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在我国数以千计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茶诗、茶词中,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
⒈ 寓言诗
采用寓言形式写诗,读来引人联想,发人深思。这首茶寓言诗,记载在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上,写的是茶、酒、水的“对阵”,诗一开头,由茶对酒发话:
⒉宝塔诗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诗曰:
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元稹在他的宝塔茶诗自注中说:
⒊回文诗
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过茶诗几十首,而用回文写茶诗,也算是苏氏的一绝。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写道: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诗中字句,顺读倒读,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苏轼用回文诗咏茶,这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实属罕见。
⒋联句诗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
这首啜茶联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陆士修作首尾两句,这样总共七句。作者为了别出心裁,用了许多与啜茶有关的代名词。如陆士修用“代饮”比喻以饮茶代饮酒;张荐用的“华宴”借指茶宴;颜真卿用“流华”借指饮茶。因为诗中说的是月夜啜茶,所以还用了“月桂”这个词。用联句来咏茶,这在茶诗中也是少见的。
⒌唱和诗
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学士。陆龟蒙,唐代文学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两都从事。两人十分知己,都有爱茶雅好,经常作文和诗,因此,人称“皮陆”。他们写有《茶中杂咏》唱和诗各十首,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籯》、
茶中杂咏·茶坞
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好是夏初时,白花满烟雨。
茶中杂咏·茶笋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茶中杂咏·茶舍
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满山月。
茶中杂咏·茶人
庭从dx子遮,果任獳师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
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
庭从木颖子遮,果任獳师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
茶中杂咏·茶瓯
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茶中杂咏·茶鼎
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茶中杂咏·茶焙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茶中杂咏·茶籝
歇把傍云泉,归将挂烟树。满此是生涯,黄金何足数。
茶中杂咏·茶灶
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
茶中杂咏·煮茶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