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2013-01-08 11:32:10)
标签:

转载


哈哈,还用力一捏,为啥呀?
原文地址:试茶与安全同行!作者:泡来泡去

今年的新茶陆陆续续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也有一些茶友拿些“古树纯料”的普洱生茶让帮忙试试,

当然,我是愿意帮忙的,尽管有时候也是苦不堪言。

不过一个茶友的小声嘀咕提醒了我:你真是什么茶都敢试,万一是农药化肥喂出来的茶,试这么多你也不害怕啊!

是啊,在知名的国外名牌茶都能化验出农残超标的今天,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试茶我是不怕,可是伤害身体……你怕不怕?!

大树茶生态环境大部分很好,施肥打药的问题相对较少,这些茶几乎没有污染,安全系数相对更高。

那些古老的树叶,口感自然协调一致,滋味丰富,口腔饱满度极高,且,持久力特别长,生津极其深,极其长,

这些优秀的表现,是叶子丰富内质的自然流露。

不是靠人为的调配或后天的技术就能造就出来那些优秀表现的。

但是如何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即验证了茶质,又在不了解这款茶的情况下使自身尽量少的受到农残的伤害?

  以下这个方法,应该能检验出一些问题,请看下图与文字。

   

 

这是一款今年古六山中的一款古树纯料的头春茶。把茶叶撬散一泡用来冲泡。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把8克茶放进120CC的盖碗中,准备冲泡。

请一定把茶叶尽量撬散。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第一遍 滚水闷泡30秒钟,然后洗茶水倒掉。

这是第一泡洗后叶底的样子。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然后把水再烧开,继续闷泡。第二泡闷泡60秒钟,

然后出汤倒掉。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下图是第三泡洗茶,滚水闷泡60秒钟。

然后出汤倒掉。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下图是洗茶 三泡后叶底的样子。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下图是洗茶水,清澈可见底。

经过了此三泡滚水洗茶,即便是茶叶中有化肥农残的,是不是也能洗掉一些?

喝起来也就稍微放心一点?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黄光下,用手机拍摄,颜色比正常暗一些。

 

歇茶5分钟后,滚水,正常10秒出汤,开始喝。

第一泡,15秒出汤,第二泡,20秒出汤,下图是2泡混合。

入口滋味重,生津快,汤软。香气不飘不扬内敛沉稳。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第三泡,第四泡分别是20秒,30秒,2泡混合茶汤。

继续,汤并无水薄现象,滋味依旧重,生津依旧长。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下图是第五,第六,第七泡茶汤的混合。

在第六泡的时候,茶汤有微弱水薄的现象。

但是,滋味重,香气与生津回甘依旧。

由于第六泡略微水薄,

歇茶后,第七泡2分钟出汤,

随即便恢复古树茶的风范,汤顿时厚度恢复,

只是涩度略微增加,滋味更重。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继续闷泡,

个人感觉,这样汤水不缺失的情况下,至少还可以闷泡2泡。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这是滚水闷泡洗茶3遍,再冲泡7泡后的叶底。

仔细看叶底,不会塌下身段,里外透着精 气 神。

并不似台地茶,猛一看差不多,其实仔细看,没神,没韵,没骨架。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下图是整个折腾一遍后,把叶子扔进锅里,煮20分钟,看看什么变化。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20分钟后取出叶底,用尽吃奶的劲,用力捏,再捏。

看看我的手,用了多大的力气了?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捏完了,用力摔进一个盘子里,把叶面打开看看。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你会发现,即使如此折腾,这叶子该挺的还是挺的。

如果是茶质不好的,你还会发现,经过滚水的冲泡煮沸后,

都会像一堆稀泥一样趴着,永远站不起来。

有些80年代90年代的一些所谓的老茶,(其实就是老饮料)

冲泡后也一样会像烂泥巴一样趴着的。

所以,也别迷信那些中生代的某些名茶,

那些老饮料的表现就是台地加入仓的结果。

[转载]试茶与安全同行!

综上:此次是试验茶的耐泡度,并不是检测茶品的表现,所以没有用心去品味。

      只是喝个口感,所以,没有其他评价。

 

    这个办法,在滚水洗茶30秒,60秒,60秒的过程中,心理上对农残的问题,稍微有些安慰作用了吧?

    在检验茶质的内涵物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耐泡度上,此方法百分之百准确。

    最起码,在不了解茶品的情况下,用此方法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负责,也是对此款茶质上负责的态度。

   
 
    我们根本无须理会所谓的大师。

    在真金不怕火炼的过程中,能经得起任何检验,才是真正的好茶。

    说的再好,说的比唱的还好,能把人忽悠晕,若经此方法,

    滚水闷泡洗茶3遍之后茶不能喝了,不能泡了,就汤寡水薄没滋味了,

    还好意思继续忽悠吗?

    至此,茶友们就可以完全无视这款茶了。

   

              

 

   

    欢迎南北方茶友据此方法在检测普洱生茶中测试使用,

   更欢迎众多茶友给此方法提出更多的中肯意见来完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