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石油政治学

(2012-05-12 19:15:33)
标签:

财经

《孙子兵法》

石油

麦金德

地缘政治

军事

分类: 问.茶.茗战
 西班牙《欧亚评论》网站5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和石油政治学 中国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中国如今50%以上的石油依赖进口,未来几十年内该比例有望上升至75%-80%。回顾石油时期的大国历史,能得出有关中国为确保石油安全所做出的选择,对亚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产生何种影响的结论。

  历史表明,石油在近百年的大国与崛起力量相互冲突中扮演决定性作用。一战之前,石油首次成为关键资源,一战期间的主要军事发明都依赖石油为动力。而二战时,希特勒决定进攻苏联的部分原因在于德军急需俄罗斯的石油。二战后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超过英国,其超级大国地位也确定下来。

  这些史实有助于解释当今中国战略家的焦虑。作为依赖进口石油的崛起中大国,中国或许有三种选择。第一,坚信能源自由市场将持续奏效。这意味着中国不会引发破坏市场运作和限制进口的冲突。第二,追求确保全球能源供给安全的军事能力。要实现该目标,中国需要打造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第三个选项可称为间接策略,即通过瓦解关键石油路线上的敌对同盟,代之以友好国家或附庸国,保护海外能源供给。

  中国政府将发现第一个选项难以接受。第二个选项或许是中国的目标,但即便最乐观的分析家也认为中国的军力仍与美国相差10年。现在看来,第三个选项不但具有可行的优点,还与现代西方和中国古代战略家的著作相一致。

  有人指出,中国军队的“国防学者”是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和美国海军战略思想家马汉的忠实读者。前者提出以欧亚大陆为中心的“陆心”地缘政治学说,后者强调远程蓝水舰队的重要作用。中国的战略正向海洋和陆地两个方向发展。在陆地方面,中国追求基础设施路线、人口通道并与周边国家发展政治及商业关系,比如中国正计划修建中欧高速铁路。在海洋方面,中国从南海到印度洋和中东及非洲海岸线上的友好港口获取一系列立足点。

  除这两名西方思想家的智慧外,中国军事思想家孙子也有可能使当今中国受到启发。《孙子兵法》的一项关键战略信条是通过各种手段瓦解敌对同盟并创建本国友好集团。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当前的陆地和海洋政策要归功于这种创建有利地缘政治环境的观念。▲(作者杰奎琳•迪尔,丁雨晴译)  

(责任编辑:司马屹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