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元流动性:一个数理统计的直观

标签:
转载 |
分类: 理.乱.还乱 |
美元之所以被称作按钮,是因为它通过两个机制实现了对全球流动性的控制:
1、美元的升值和贬值周期的轮替;2、升贬交替带来的对美元流动性的引导。
这两个机制都可以通过对美元走势的数理统计进行直观。因为本博客对美元周期机制作过说明,所以,先从第二个问题看。
2、升贬交替带来的对美元流动性的引导
美元流动性包含两个主要含义:流向+流量,该内容反映在美联储对美元监控的M系统的设计上,即M1和M2。
在美国语境下,M1和M2,具有跟中国不太一样的经济学含义。为通俗起见,可这样表示其含义:
流向:M1=消费市场+终端市场;M2=投资市场+中间市场
流量:M1=现金+支票;M2=M1+存款
以这样的角度来看美联储的M1和M2,就更接近本质了:
第一,当美元升值时,美国政治游戏只能选择“升值+加息”这样一种美元流动性场景(请参见“美元:全球流动性与“美元回流”的本质”博文),所以:
A、“美元升值,全球资源资产暴跌”→“消费收缩+终端市场萎缩”=M1减缩
B、“升值+加息”→“现金被赶到银行,投资弱化,中间市场缩小”= M2减缩
而此时,对于M2来说,因为M2=M1+存款,M1呈现减缩形态,但同时,“存款”在加息下增大,二者混合,变化不明显。故而,M2变化不显著。但从趋势看,和M1宏观一致。
因此,美元升值,M1减缩,其数理统计趋势图就会显示为平缓近一条直线形。M2和M1趋势一致。
第二,当美元贬值时,美国的场景只能是“贬值+低息”,所以:
A、“美元贬值,全球资源资产高涨”→“消费扩张+终端市场膨胀”= M1扩张
B、“美元贬值+低息”→“现金流向社会,投资高涨,中间市场剧增”=M2扩张
而此时,对于M2来说,因为M2=M1+存款,M1呈现扩张形态,但同时,“存款”在低息下剧减,二者混合,变化不明显。故而,M2变化不显著。但从趋势看,和M1宏观一致。
因此,美元贬值,M1扩张,其数理统计趋势图就会显示为上升曲线。M2和M1趋势一致。
以上是逻辑分析。从数理统计的角度会怎样呢:
下图是近20年来美元M1、M2趋势图,其走势和逻辑分析一致,并且更直观。
走势表明:
2002-今,美元贬值,M1缓慢上升;
1995-2002,美元升值,M1平缓像一条直线
1985-1995,美元贬值,M1缓升
978-1985,美元升,M1平缓像一条直线
1973-1978,美元贬,M1缓升
1、美元的升值和贬值周期的轮替
美元周期机制已经说得很多了,为便于朋友参考美元不同年份的走势,仅贴上“哈克”博友的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