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狗仔队行业大揭秘:白天是个人晚上是条狗

(2011-07-05 08:47:47)
标签:

香港

东周刊

太阳报

狗仔队

手提摄录机

娱乐

分类: 封面故事

“锋芝婚变”热闹上演,香港“狗仔队”功不可没。实际上,一直以来,香港“狗仔队”的臭名指数稳稳排在亚洲首位,被他们搅和下的香港娱乐圈也异常纷繁。那么,这个群体是用怎样的手段挖掘名人隐私的?他们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且听香港知名八卦媒体《东周刊》及《太阳报》几位“狗仔”记者的自曝揭秘。

 

本领装备胜侦探

 

香港职业狗仔队由来已久,起初并不为娱乐媒体服务,而是为一些私家侦探所、律师楼、保险公司等服务,这类公司因案件如骗工伤、婚外情等等,需要搜集证据、寻找证人等大量调查工作。

但1990年代,一些香港传媒也开始聘请职业狗仔队进入队伍,甚至有娱乐杂志将部分狗仔队工作进行“外包”。娱乐杂志引进狗仔,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竞争越来越厉害,明星与媒体的关系恶化,只靠传统的娱乐记者与明星搞关系的路数,许多新闻根本跑不来;其次是高难度跟踪,记者做不来。比如目前狗仔常用的明星追踪术,要出入高档住宅区,保安森严,一般记者根本混不进去,但长期跟踪、偷拍及偷听的狗仔会有办法。

惯用的办法就是“以真乱假”。比如,狗仔会找来专业人士客串,扩阔渗透面,这批“非正规编制”的狗仔队,成为职业狗仔队的厉害“奇招”。《东周刊》一位狗仔爆料说:“我们有时会找来医生、律师、会计师及药剂师等专业人士来客串,这些人正是驾好车,出入会所、高级住宅的人,跟他们进去,可谓名正言顺。来客串的专业人士,主要是好奇,觉得刺激。”

不过,现在当狗仔比以前困难多了,因为不少艺人都已经身经百战,比以前更懂得防范。如过去狗仔都会记下艺人的车辆型号、颜色和车牌号码以方便跟踪,但现在艺人会经常转换车辆款式和车牌,甚至有的艺人助手还会反过来记下狗仔的车牌资料。

因此现在狗仔的调查工作,通常不能一人包办,基本上是团队“作案”,通常三四人为一组,且装备精良:除了要带长短镜头和大型相机外,也需要带上微型数码相机、窃听器和手提摄录机,以方便近距离偷录偷拍;另外还要备有不同档次的私家车,以及摩托车、电单车,以便适应各种路况。此外,不显眼的外套、鸭舌帽和墨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还会多带几套衣服,甚至是假发套,这可在必要时简单改换装扮。” 《东周刊》的这位狗仔说。

 

翻垃圾桶找避孕套

 

正如普通记者寻找新闻话题一样,如何确定跟拍目标也是狗仔队面临的一大问题。据《东周刊》这位狗仔介绍,他们除了有线人报料外,娱乐版编辑部每周都会开会制定采访目标。此外,狗仔队还会把目光锁定在近期绯闻比较多的艺人身上,在没有线人的情况下,常用的办法就是“守株待兔”,或去一些艺人常喜欢去的跑马地和玩乐热点兰桂芳等地主动捕捉“猎物”。

拼抢独家新闻一直是狗仔队工作的最高原则。随着愈来愈多报社和杂志社成立狗仔队,要做到独家,狗仔的触角就要伸出香港了。为了抢到第一手消息,报社会在得知艺人出境的消息后,立即派狗仔追访,而且尽可能安排与目标同乘一趟班机。

“飞机上的机会是绝好的,譬如这次张柏芝和陈冠希在飞机上的偶遇,那是千载难逢的大新闻。”《东周刊》这位狗仔羡慕地说。

除了尽可能地买通明星身边的人获得信息之外,对于狗仔来说,艺人接触过的所有东西也都是信息来源,“在一些娱乐场所,艺人走后,我们都要及时上前看他们吃了什么,喝什么牌子的饮料,甚至去问他刚付过钱的服务员,他用什么型号的安全套。”《东周刊》这位狗仔说。

此外,“爆房”、翻垃圾桶等也是狗仔经常干的事。

所谓“爆房”,即设法进入明星的酒店房间。《太阳报》这位狗仔透露,以前一般是“事后爆”多,等明星走了再进去翻看明星有没有抽烟、吃过些什么,而最主要的是翻看垃圾桶里有没有避孕套、异性用品什么的。现在则发展到一些狗仔假扮服务人员进入房间伺机查看明星隐私,甚至有狗仔谎报身份到明星家里套料,比如曾有狗仔谎报身份进入余文乐家中向其家里老人套料,可谓奇招不断。

 

高薪水的黑夜狗

 

因为明星的夜生活丰富,而且容易出料,所以,狗仔们在夜晚一般都很忙。现在《东周刊》工作的这位狗仔入行12年,服务过至少5家媒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白天是人,晚上是狗”,天一黑,随时准备行装去蹲点。甚至有些周刊“全民皆狗”,只要老板下命令,马上都从“人”变“狗”。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狗仔的。要入行做职业狗仔,首要条件是外形够普通。《东周刊》这位狗仔说:“个子不能太高,太高做跟踪会很张扬,反而染发没问题,因为现在染发很普遍。其次要机警及反应快,因为狗仔经常要面对变化。例如目标人物突然要坐的士离开,为了拖延时间,不让他马上走掉,你就要立即上前跟他抢的士,然后在前面街口下车,返转头再‘伏’他。”此外,会驾驶及懂摄影缺一不可,有基本的法律常识就更好,年龄约20至30岁。

当然,心理素质还要够好,因为干的都是揭人隐私的事情,基本属于“不道德”的范畴,有时甚至要冒着侵犯法律的危险。

到底是什么吸引这么多人甘愿做名声极臭的狗仔?“很简单,因为狗仔薪酬相对普通娱乐记者或新闻记者要高很多。”《太阳报》这位狗仔一语道破秘密。他介绍说,在香港,一名普通记者月薪大约在1.5万港元左右,但一名狗仔一个月至少能拿到3万港元。而且,做狗仔不需要好的文笔,能够吃苦拿到独家爆料就行。

当然,高薪水意味着高付出,狗仔们的苦况不足为外人道。《太阳报》这位狗仔说:“做这行只有开工时间,没有收工时间。有部分同事要拍拖,唯有边工作边拍拖,我们俗称‘拍拖更’,叫上女友一齐,边行街边跟踪目标。”

比跟踪艺人更辛苦的,是等艺人。在艺人住宅外一连十几个小时守候绝不是什么好差事,好的时候可以坐在车里,不好的时候要到对面的高楼顶上趴着。其间既不能看书又不能打游戏机,因为视线只要离开住宅大门,就有可能放走机会,这十几个小时就白等了。

不过,肉体上的疲累远不及心理上的难受。《太阳报》这位狗仔继续介绍说,“最重要的恐怕是我们的心理上要没有道德包袱,不管发生任何情况,例如遇到艺人喝骂或者哭泣,都要毫不犹疑地按下快门,拍下最精彩的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