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06月29日

(2011-06-29 14:05:26)
标签:

故宫

道歉

杂谈

分类: 时政

其实,不能仅仅依靠机制、法治、舆论的纠偏,认错更多的还得源于内心的觉醒与担当。在故宫认错的背后,不知还有多少真诚的认错在等着我们。

 

 

故宫博物院不知经过了怎样的纠结终于迈出了正确的一步。虽然故宫只是一笔带过自己“工作的疏忽”,用较多篇幅解释保卫部门所犯的“严重错误”,但是,故宫毕竟认错了。遗憾的是,就这么一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错误,故宫用了三四天的时间才作出了正面回应。

本来,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赠送一面锦旗是理所应当的。偏偏网友眼尖,指出锦旗上的“撼”字应为“捍”字,这个时候认个错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偏故宫方面说“撼”字没错,显得厚重。如此捍卫“撼”字,为了一个错别字强词夺理,你还能指望他在其他错误面前低下那高贵的头颅吗?回想故宫的锦旗之“撼”,至今令人唏嘘不已,仿佛死不认错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惯例,而真诚认错却成了一个稀缺的品质。

放眼望去,现实还真是这样的令人黯然神伤。多篇论文被指剽窃,哪怕铁证如山,“作者”依然面不改色,照样拿着它们前去申请高级职称;就连最权威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有专家弄虚作假,而在被取消所得奖项后,居然没有表示一点点的愧怍;深圳的住建局,出台了“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手段讨要工资”的荒唐规定,尽管在舆论的嘘声下收回成命,却不见检讨错误的只言片语。无论个人还是单位,似乎都把认错丢到了爪哇国里。

死不认错的惯例在“大连交警史英才被当街打死案”里再次得到了残酷的印证。有消息说,肇事方韩方奕、周盛强等人目前仍在推卸责任,坚称当时是“撕扯”而不是“殴打”;肇事者还怀疑史英才有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死亡是个意外。史英才不能死而复生,而那些活着的当事人却只是在为自己辩解喊冤。期待他们说出哪怕一句后悔和认错的话语,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痴心妄想。

之所以不认错,原因固然多多,或是性格使然,或是无知使然,或是权势使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汤嘉琛所说的政治失序、社会失序和人心失序,换言之即正确的是非观、鲜明的荣辱观、科学的道德观的扭曲与沦陷。在死不认错成为思维的定势、应对的首选之后,人们已经变得自私而自大,不再习惯内省自己的言行和人生,而是一味强调客观原因,亲自判定他人的责任,甚至毫不犹豫地挑战常识、事实乃至真理的底线,以致社会生活充斥着怪异与无序、纠结与矛盾。

无奈的是,在已经披露的相关消息中,多个认错大抵是迫于舆论压力、政治指令、法律惩处。其实,不能仅仅依靠机制、法治、舆论的纠偏,认错更多的还得源于内心的觉醒与担当。就在5月17日的报纸上,故宫还对“建福宫成为富豪顶级专属会所”作出澄清,称系下属单位“擅作主张”,表示已经叫停整改。显而易见,对建福宫之变,故宫没有像对锦旗之“撼”一样呈现出认错的姿态,因此只能一声叹息:在故宫认错的背后,不知还能有多少真诚的认错在等着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