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羽如何从人到神

(2011-06-29 13:05:34)
标签:

关羽

荆州

封建统治者

关云长

天台宗

分类: 文化

心胸狭隘   傲视他人   没政治头脑

 

到底,关羽是如何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将领,演变成后来的“武圣”、“关二爷”,提升至“神”的级别。

 

2011年4月26日,电影《关云长》上映,好评不断。撇开演员甄子丹、姜文的明星效应,首先,“关云长”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看点的因素。

关于关羽真实的记录其实很平淡,很普通的一个将领,有点小才、有点小勇,而再看现在的“关羽崇拜”,黑白两道都要供奉关二爷,政商百姓也都要崇拜一下,有人说,关羽和观世音是中国两个粉丝最多的偶像,而且经久不衰。

到底,关羽是如何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将领,演变成后来的“武圣”、“关二爷”,提升至“神”的级别。

 

真实的关羽

 

历史上的关羽是三国时蜀汉的大将,曾被汉帝(实际是曹操)封为“汉寿亭侯”。

就个人品格来说,关羽的优缺点都很突出:忠于友谊,作战勇猛,性格坚毅(如刮骨去毒,但详细情节与后世流传亦有出入),的确曾经威震华夏。但是关羽的缺点也是“一箩筐”:心胸狭隘、傲视他人,且缺乏政治头脑、屡犯错误。

而关羽引以为豪的“义”也不如后世流传的那般光鲜亮丽。电影《关云长》中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其实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战略,也是关羽的盲目,被“义”蒙住了眼睛,不分敌我,只知报恩,被当时人称为“狼子”。在袁曹斗争中,他为了表达对曹厚恩的感谢,竟亲手斩杀了已是刘备盟友的袁绍大将颜良,然后再去投奔袁绍。这完全是不顾原则、以义害仁的行为,而后人则美化这一事件,美化了关羽。

 

神化的酝酿时期

 

梁以后,一些关于关羽的传说开始由荆州等地逐渐向全国扩散。至陈废帝光大年间,一位叫做智剀的禅师想建个寺庙,就利用关羽的传说来神化其教,这位智剀禅师就是天台宗的创始人,一直到隋开皇十二年,智剀禅师不断的推广天台宗,弘扬关羽,至此关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唐五代是完成关羽神化的重要时期。

不过,在唐代将关羽崇拜推进到全国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宗教。至唐末五代,关羽的影响已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对关羽的崇拜也从自觉性信仰演变为强制性服从,关羽神灵与普通民众之间的距离感增大,这是宗教神化关羽的必然结果,同时也说明关羽完成了由历史人物向宗教神灵的演变,关羽成了中华民族所普遍敬仰和崇拜的神灵。

 

不断提升的封号

 

关羽在唐末五代虽然成了有广泛影响的神灵,但其信仰主要限于民间,故其社会地位还不甚高。

入宋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封赠,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但毕竟不算正式封赠。

大观二年,徽宗正式加封关羽为武安王,立祠祭祀,这是关羽死后首次被封建统治者封王。宣和五年又加封为义勇武安王。以后历朝均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封,关羽的地位也不断提高。清吴仰贤《小匏庵诗话》引元代诗人张宪诗云:“张侯生冀北,关帝出河东。”似乎元代已加封关羽为帝。明万历十八年朝廷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帝。万历四十二年又加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至此,关羽俨然成了君临一切的上界天神和人间帝王。

从清世祖封赠关羽为忠义神武大帝起,历代均有加封,以致累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宜德关圣大帝”。历朝变迁,唯独关羽的地位越来越崇高,对关羽的崇拜的确超越了宗教、历史、阶级等等限制,成了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精神寄托。

 

关羽被“神化”与政治挂钩

 

关羽自梁、陈之际才开始受到世人瞩目,是与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魏晋至隋唐,中国政治有一个从门阀政治向世俗政治发展的过程。从魏文帝曹丕开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用制度的形式保证了门阀士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关羽这样出身低微的历史人物自然不会引起社会上层那些控制社会舆论的人们的注意。

不过,关羽被社会所重视并不必然被社会所神化。关羽的被神化自有其特殊的社会土壤和条件。

关羽神化首先发生在荆州,这与荆州人民历来信巫鬼、重淫祀的习俗固然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州人民对关羽有着特殊的感情。关羽后期一直镇守荆州,人民深受其惠,也深致敬佩,对于他的突然壮烈遇难,自然感到特别的震惊和悲痛,更加怀念关羽的忠义和神勇,幻想其死有余烈,英灵不泯,希望他的神灵继续庇护一方生灵。

于是便有许多传说产生,自发兴建的庙宇出现了,自觉的祭祀活动也开展起来了。不过,这种局限于一地的民间习俗在门阀政治时代是不会为封建统治者所重视的,其社会影响也就有限。而在世俗政治时代,这一习俗很能引起追求功名事业的普通人们的情感共鸣,关羽显灵的传说也就不胫而走了,也就逐渐演变成千年来的关羽崇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