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从周线看慢牛

(2016-10-01 19:06:45)

      需再次说明:长期来,媒体及市场已习惯用沪指作为“大盘”,但不论从个股的代表性,还是从两市交易量的比重看,沪指根本不能作为大盘看待。而正因主流观点一直拿沪指来看两市,故才出现了南辕北辙式的错误。现在已有重量级专家开始改看深成指,然深成指虽稍好于沪指,也仍失之以偏概全。正因此,我才一再强调若看两市(即整个A股全局),还是应看国证A指,因其仅排除掉ST及*ST个股,交易量已涵盖整个A股的99%,这才是真正的大盘。基于该指数做出的分析预判,才能准确反映出A股整体的脉络。换个角度看,前面以国证A指的月线及日线分析,已基本清楚地看到A股慢牛(或蜗牛)的轨迹。此次再看该指数的周线,慢牛迹象当更为明显。见下图。

http://s4/mw690/001T7Vj3zy75hyLUf7Rd3&690

      这张图用了最简单的均价线,最下面那条红线是MA120周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即便是股灾3.0时,周线的实体也从未跌破此均线过,而5月份刘鹤讲话对A股的冲击重大,当月甚至连下影线都受到该均线的支持。9个月来的历史已然证明,该均线就是政策的底线。如果再往后看,8月初以后,甚至下影都受到20周均线的支撑。当然,按短均服从于长均的规律,考虑到60周线正在逐步下压,四季度20周均线能否支撑住尚存疑问。但也要看到,20周、30周均线已与5月份前不同,8月起已与120周线同处平行上行中,在如此重重支撑下,至少120周线的支撑当无可置疑。

      那么咱们就按120周线来计算全年的涨幅。开年时国A指是3851点,9月底是4386点,9个月涨幅为14%,折算到全年应是18.5%。这是个什么概念?即便四季度走弱,收全年时刚好落在120周线上,那么四季度也仍有4.5%的涨幅,此乃最悲观的测算,而全年18.5%的涨幅,也足以说明今年确是慢牛而非蜗牛了。

      所有技术分析均是依据历史判断未来,这里的分析用3/4个历史年度做样本来判断全年,并且仅按最悲观情况下判断,客观性及谨慎性应都照顾到了,用如此大样本分析整体,数学依据也应可靠。更重要的是:即便在股灾3.0时周线也未有效跌破120周均线,显示出了政策的底线思维,即:牛可以慢,但必须还是牛市。120周线反映出的仅是牛市的大局观。

      谈到波动,上图也显示出周线的波动确有逐渐缩小迹象,况且近6周来处于缓慢下行中。至于这种波动缩小是好是坏,那还要看整体的位置。上图中有条白色略向上行的直线,我视为波动高点线,在大模样上,多次的高点均受此线的压制,上次受此线压制而下行是8月末。而近6周的波动小,却恰是下行受阻的表现。我不知道股民是喜欢如5月上半月那样的大波动,还是更喜欢现在这样的小波动?所以,站在周线角度看,现在的小波动与5月上半月的大波动相比,少数善于高抛低吸的股民可能觉得不过瘾,但对于多数不善短炒,而更愿意通过长期持有心仪的股票以跑赢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股民,似乎这样的小波动更好一些。

 

      结论:通过9个月来120周线的支撑可看出,年涨幅应在18.5%以上。此判断略小于前文按日线计算的涨幅,又略大于再前文按月线计算的涨幅,可谓中庸。无论这几文的哪种算法,也无论将其称为“慢牛”或“蜗牛”,年涨幅能达到GDP两倍却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现在的楼市已感到过热,如果其他市场风险收益比还不如股市,那就不妨拿着股票,眼看着那条白色线,到了就抛一些,跌下来再买回来,做较大周期的高抛低吸,也可赚到超过平均年收益(按此文周线级别计算的18.5%)的超额收益,何乐而不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