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牛就是慢牛,乐观悲观均不可取

(2016-06-26 10:34:05)

    前一文是鉴于高唱慢牛已年余,却一直没有慢牛的理论依据,为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故才有前文之理论阐述。后市仍将基于技术层面看待慢牛的现状,最能看清慢牛的角度,莫过于大周期(如月线)。

    下图是国证A指的月线(以前我一直以中证全指代表两市,但前文发布后不久,中证全指在多数软件中就看不到了,遂找了个替代物“国证A指”,此指数较中证全指涵盖率有过之而无不及,希望各软件手下留情,别再屏蔽了)。

http://s12/mw690/001T7Vj3zy72MgxHFUffb&690

    此图最左边那根K线是2015年1月线,注意今年1月线的下影线,最低点与那根K线的最低点基本持平,这就要参考去年前后的形势了。众所周知,去年前的牛市是积累了4年的下跌而来,且2014年收盘国A指尚未触及2007年的高点,相比美国道指已于2013年创了新高,2014年的涨幅实在很正常。所谓泡沫牛,实际出现在2016年3月后(以周小川讲话为契机,此前市场已表现出上涨乏力)。站在此角度看,2015年1月的下影线已深入到2014年12月阳线内,故已可算吐出了泡沫部分。这就是今年的下影再次触及去年1月线下影后止跌的根本原因。

 

    今年3月份的快涨,是为了让市场尽快从过度悲观中走出来,实属必要,但确实太快了。假如任其发展,泡沫牛必将重现,如此股灾的教训就毁于一旦。既然去年3月份是泡沫牛的起点,那么今年就必须在此起点上下多僵持一段,以时间来消化泡沫再起的动力。再看上图4-6月的三根小K线,基本是在去年3月大阳线的底部运行,就是此道理。换个角度看,今年3月份涨幅近15%,透支了后市的涨幅,故用3个月甚至4个月来消化,也很正常。

    那么是否去年3月份作为泡沫牛的标志,今年就不能超越呢?我见未必。去年3月后的狗跑的比当时主人太远,拉回理所当然。今年来貌似经济仍旧低迷,但各种改革却坚实又缓慢地在进行中。相比去年,今年市场对宏观面的预期实际要好于去年,大的不说,英国脱欧事件造成全球股市大跌,A股是诸大国中跌幅最小的,已说明A股对国内的预期已在改善。

 

    以上主要针对悲观不可取。

 

    过分乐观以当前宏观面、基本面、资金面、环球面更不可取,这是我在前文中已说过的。

    今年既然是慢牛(我已将此界定为定论,故后市可以据此推论了),那就意味着今年的涨幅有限,仍按我臆断的年涨幅30%计算,3月份以后仅留下约15%,下半年月均2.5%。月均就是月均,实际每月的涨幅要看政策需要及市场情绪而定,或许1、2个月就吃光,后市仍每月收星线;或许真的能每月涨一点。上面虽说此文依据的是技术,实际又不属于技术,仅拿月K线作为基准比较而已。而那些借用技术手段(如波浪理论、趋势理论、黄金分割法等等)研判后市将有大涨者,均属按图索骥——长相相同的,未必都是千里马。

    国际危机过后,外围的不确定性已减轻,后市当以实体经济需要决定慢牛是先透支再平走,还是坚持每月涨一点。今年对A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注册制,此今年落地当无疑。而对此,究竟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还是如吴晓灵所言“要容忍股市有大幅波动”,决定了后市余下的涨幅以何种方式落实。我倾向于不会坚持每月涨一点的选项,而是或先透支再平走、或先吃掉3月涨幅一部分(参考吴晓灵观点),4季度再补上余下涨幅。这两项无法预判,因事涉高层的大局观。

 

    但即便为注册制上马而容忍股市大幅波动,全部吃掉3月份涨幅的可能也不存在。须知此涨是国家动用了海量资金撑起来的,有肖钢免职前车之鉴,刘主席也不能坐视不管。换言之:假如全部吃掉3月涨幅,那就意味着注册制上马是拿吃救市资金换来的,岂不成了市场的笑话,政府的悲哀?故我绝不会这么悲观。

 

    统言之:慢牛就是慢牛,任何高层决策,即便未考虑慢牛,当也会兼顾救市资金已严重套牢这一现实。权衡之下,最终结果还会是慢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