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权威人士谈话为契机,自上周五始出现大跌。虽人民日报访权威人士谈话文发表在周一,然机构自有信息渠道,所以提前下跌很正常。以此为例,说明多数利多或利空消息待散户知道时已是明日黄花。因此散户还应对消息有打提前量的意识——当消息已经引起市场反应后,就需冷静应对,或许待小散去做应变操作时,市场随即开始回归理性了。换言之:市场已众所周知的利空或利多,必须打一折扣。
以上面观点为基础再看此波大跌,权威人士的谈话仅是个引子,根源在资金面宽松难以为继上。而就市场整体而言,对宏观面变化是反应滞后的。一季度央行宽松达7万多亿,就股市看,1月的股灾与宽松反向有其道理(参见前文),而2月份再次探底已与宏观资金面不吻合,故才有3月份的大幅报复性上涨。到此,已客观反映出资金面状态。假如看日线的MACD,这个技术指标更多反映出大机构的动态——该指标在1月13号已到达最低,其后在2月23号达到最高。结合央行各月投放货币量看,确实大机构的先行度很高。3月份虽然投放量最高,指数因而一直上行到4月14日,但两市量能却已于3月21号达到顶峰,与之对应,RSI也出现明显乖离,说明此天量更多反映的是资金分歧,其后至4月14号,此两指标均在显示每况愈下了。
以上是对今年来大趋势的马后炮之谈。我亦一小散户,只能在事后总结,实在没有未雨绸缪的本事。
那么走到现在,又该如何看待后市?
首先我仍坚持慢牛观,只是将前数文关于慢牛可剔除3月份的大涨,改为需将其包括进去。其实,前数文对3月份的大涨也曾表示“涨得实在太多,若按我臆断的年涨幅约30%算,此月已透支了半年的涨幅”。现在看,还是应将3月份计算在慢牛的年涨幅内,其中一个原因是施政规则:刘主席从3月起施政,股市的新理念当自此月始。一波信贷宽松加新主席上任的共振行情过后,市场还要回归常态,而4月份宽松量下降超出市场预期,以及权威人士谈话的最后一棒促成了市场回归。回归哪里?回归慢牛罢了。
1、2月底的双底,表示起自去年6月份的股灾性大跌已结束,基于此观点,3月份就应是一轮新行情的开始,故市场自己的走势也符合上述慢牛起自3月份观点。到周五为止,起自3月份的累计涨幅已回落到8.37%。2个半月有如此涨幅,若按我臆断的年30%算,仍略偏多了点,故我将前文“沿着(中全指)10季均线,又略快于此均线”修改为基本沿着此均线。为何?正因3月份透支,故而后市需要降低涨幅。既然5月上半月跌了4.42%,且已跌破10季均价线49个点,再考虑到30月均价线在4243点,今年来历月的最低点均距此不远,故可能性较大的走势是下周上半周再略走低,下半周起缓慢回升。但结合4月份月线看,本月大概率下还会收一小阴线。
其次,今年的慢牛应是一个曲折的慢牛。曲折性表现在市场上,是两市量能难以放大,一旦超越6、7千亿就要提防回落;表现在政策上,要解决为实体经济融资与实体经济持续萎靡之间的矛盾,就要把握住对股市收放的度。有知名度很高的专家一再呼吁政策放开让市场自己寻底,这是站在股市看股市,而A股却是个政策掌控度很高的股市。去年的股灾国家不惜巨资救市,今年的股灾破例将肖钢就地免职,均说明政策不允许A股再次发生意外走势。刘主席上任后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行使职权,也正因稳经济、促改革的大局需要有一个稳定的A股。对于A股,我的总结是:只能雪中送炭,不能雪上加霜。如今的实体经济是否在雪中不言而喻,那么A股可以不涨,但不能非理性下跌。
但曲折的慢牛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权威人士所说的实体经济L形走势。L形走势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可能会有一段时间走低,再有一段时间回升。表现在股市上,就会相应震荡,也即曲折。如果把去年6月份后的走势作为2010年底到2012年底的浓缩版,那么未来一段时间就相当于2013年——跌则快跌,涨则慢涨。一年下来回头看,年线仅是个小阴阳格局。但考虑到截止现在年线跌幅过大(约22%),即便小阴,后市也应有不错的涨幅(包含3月在内,年涨幅大致在30%左右)。或有问:量上不去,又怎能涨上去?这个可以看年线。2014年的涨幅达到45.82%(我之文均只看中证全指,其交易量约为两市的94%),今年的交易量必超过彼年的量。不要再纠结上涨或下跌是放量还是缩量问题,专家们对此也莫衷一是。客观现实是,自2007年牛市大批权重蓝筹集体上市后至2010年农行上市为止,其后数年基本无大的IPO。既然去年的牛市与前年的规模大致相同(流通市值增加的影响与此两年的交易量不可比),那么现在市场存量资金拉不出牛市,走个慢牛仍绰绰有余。
兜了一大圈,再回到题目。起自上周五的大跌恰是慢牛的表现——跌则快跌,涨则慢涨。慢牛既是宏观的需要,也是吃市场饭的众多金融机构所需。两市交易量近来持续萎缩,反映出资金的观望情绪,也反映出市场的惜售心态。纯粹站在博弈角度,两市量缩到3千亿左右时,只要有一、两家金融机构伸手,局面随时可翻身。但短期内仍是点心行情,那些急于返本的散户要有集腋成裘的思想准备:涨起来舍得抛一点,跌多了敢于买一点。
慢牛既不会快涨,今后也不会持续下跌。这就是我的基本观点。放在短期,我坚持不会再持续下跌了,很快就有回升的机会。但涨起来再跌,那就不是持续下跌。虽低点会逐渐抬高(不论看周线、月线,或者季线年线均可得到证实),适合于长期持有不动者,但毕竟坐过山车的滋味不好。故若天天看盘如我者,切记风动幡动,不可心动。那种涨起来就乐观,跌下去就悲观者不再适合现在的股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