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参加某专业机构会议时,偶发灵感,说了句“炒股无非择势、择时、择股三要素”,得到会议组织方领导的谬赞。其实这本就是大实话,不论是机构还是散户,扪心自问,谁不是围绕这三要素在打转?
择势,大指体察股市与宏观经济局势的趋势;小指股市强弱转变。某位有“私募教父”之称的大佬于08年初高调清仓了其手下的私募基金,并明言要休息数年。现在再看,07年四季度A股的高点,又岂仅是A股的高点,美股不也在彼时创了其后5年都未能再次站上的高点?在此高点之后还埋头于股市辛勤耕耘者,确有少数能逆势获利者,但更多者如我般,多年来只是比谁亏得更少而已。故将择势列在首位,以其定进退,当以此位大佬为佼佼者。我等小散,自难与其比肩。小趋势体现在盘面,若是周期很小的趋势转变(如30分钟上下),那才是散户的长项。如周一沪深300指数出现15分钟的顶部,意味着此级别趋势将由强转弱,我随即清了大部分300ETF仓位,后市买回后成本遂明显降低。此亦是我等散户船小好掉头的优势。
择时相对较易。如去年中各种迹象显示,上层对股市有了新的认识。又是在此时,前述私募大佬再出江湖,高调看好A股后市,其后A股走势就不用我赘言了。相对择势需结合全球经济环境兼判断国内宏观局势,择时在A股,只需要看清政策指向,紧跟政策寸步不离即可。故我将其排在第二位,相对较易而已。再比如:6月初起证监会即一再警告杠杆风险,又言尊重市场自身规律。而在15号沪指出现日线顶背离时A股整体开始下跌。明眼的散户,自然会联系管理层的警告,在15号趋势已成前全身而退,此亦择时一例。我因此而多少沾了点便宜,12号清了仓。但其后下跌中逆势建仓、加仓,将因偶然择对时机而带来的优势毁在无视趋势上。
对我等小散而言,其实最难的是择股。王亚伟不论身在公募抑或私募,均能取得不俗成绩,根源就在其肯下基层,一家家企业实地考察,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试问我等小散,可否做到?除了那些“近水楼台”者外,靠听传闻、看网上推荐选股者应居多数。说实话,我很怀疑这些消息传出者的动机,自然不会相信其可靠度。
海内外对A股有一个共识,就是A股里的散户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的股市。此乃A股之无奈,也是股民现实的选择。国内能容纳个人投资者的机构无非三类,其一是公募基金,但其上受重重约束,下无有效的激励机制,赚的又是份子钱(以基金总额提取管理费),故多数成绩平平,甚至跑不赢散户;其二是银行等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客户承担的风险与对应收益严重不匹配,且一般期限又太长,又不允许提前退出,最终算下来,还不如自己炒股;其三是近年来颇流行的私募基金,其所受约束较少,自身收入来源仅靠收益分成,投资人与机构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故多数私募能明显跑赢大盘,乃欲投靠机构散户之首选。奈其门槛太高,动辄数十万到数百万,小散即便有此心,也无此力。由上可见,A股中散户多的主要原因,是在国内机构各有所短。故在公募现行机制不变,银行店大欺客,私募门槛太高这些问题未解决前,A股散户多的状况必仍将延续下去。
那么,我等小散就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吗?这里所谓的第三条路,指既能借助机构择势之长,同时充分发挥自己择时优势,又回避个人择股之短。我见或许有。散户均立身于某券商旗下,而券商占尽信息优势,故券商的报告是则势的可靠依据之一。当然,也需自己去粗取精。如某券商对美股有见月线圆弧顶之判(其并非影射A股见顶),此又恰与A股此次股灾时间上巧合,故理应重视。但再看美股2013年即创出2007年后新高,而A股一直爬着未动,且美股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影响已数月,国内至今宽松预期未变,故大势不同于07年。
择时是小散最大优势,所谓一念即可满仓、一念即可清仓。而A股尚在成长期,管理层也在不断学习、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故高度关注上层动向,基以随时调整仓位,虽机构得风于先,但其体量大,增减仓非一日可为,这就使得信息略滞后的散户因操作快占了优势。现在炒股,技术尚在其次,关注管理层的一举一动,洞察其对股市潜在的影响更为重要。如周休管理层约谈HOMS系统开发商,媒体也有近来地下杠杆卷土重来的报道。将此结合,再次驱除地下杠杆势在必行。再考虑到周初起蓝筹已率先下跌,随后必然会轮到8股,假若昨天大幅减仓乃至清仓,今天当已站在机构成本之下了。这就是小散择时优势之最近一例。
关于择股,我现在已基本不碰个股了,只做指数产品,如上证50ETF、沪深300ETF、中证500ETF等。个股客观上小散不可控因素太多,主观上又难免机构与机构、机构与股东间有暗箱操作,人为刀葅、我为鱼肉。而指数乃集某类股之大成,又在光天化日之下,只有阳谋而绝无阴谋。虽无一旦选对股之一顿吃饱那样的痛快,但假以时日,佐以择时(速进速退、进退有据),相信时间长了不比炒个股差。
以上站在择势、择时、择股三要素上分析了我等小散的优劣势,以及如何化劣为优。统言之,只要多关注全球经济大环境及国内宏观形势,择势不比机构差,某些方面还可借助机构的信息优势;择时需自己随时注意上层动态,尤其是官方窗口的信息,以充分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无个股私下信息渠道的小散,炒指数产品更宜,可回避小散最主要的一个劣势。
这里特别提醒一句:择时必须以官方媒体为准,万不可道听途说。许多散户之所以低不敢买、高不敢抛,就在误听误信。择时的要旨,就在资料必须是第一手的,然后自行分析总结。网上许多“专家高手”,总有跌了更看跌、涨了更看涨之规律,盲目依此择时,择反的概率很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