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前数文论述的慢牛行情做重大修正

(2015-03-30 14:55:48)

    今天自消息面得悉,中国重工开始大举减持。此消息出自官方媒体,应可靠无疑。至此,我前数文所论述的慢牛前提已不存在,故特写此文说明。

    A股自成立以来,一直就肩负着为国企解困任务。此轮牛市之前的几次牛市,无不有大型、超级国企即将上市的背景。以2010年农行上市为标志,国企大举入市告一段落,波段性牛市才告终结,遂而走出了数年的熊市。国企上市基本结束后,其后的重点就是如何自股市中抽出资金,长达数年的熊市使得此目的一直难实现,时间长了,人们似乎已忘记国企上市后绝对多数股份仍然还滞留在国家手中。

    就当前A股任务而言重点有二:一是发挥其直接融资功能,解决当前民间企业资金窘境;二是逐渐将滞留在国家手中的股份接过来,以利国家重新安排利用这些资金。A股体量尚不足以同时解决此二,故必有先有后。现在看,似乎后者已成为当前最重点。

    慢牛的基本逻辑是上层着眼于通过股市直接融资化解当前金融与实体脱节难题。若此,股市必走长期慢牛,以巩固投资人信心,促使社会闲散资金通过股市投资实体。打个比方:慢牛是将股市视为奶牛,健康成长即可,不必太肥,否则反倒影响了奶的质量。

    当央企借牛市大举减持开始后,上述逻辑已不成立。再打个比方:近期的天量资金以及对应的疯牛,类似于给牛催肥。催肥为什么?当然是吃肉了,肉牛必然不会是慢牛。

    故前数文对政策领会出现重大误差下,出现根本性错误就很正常了。现在看,国企减持才刚开始,肉牛还需继续催肥,故后市疯牛尚未有期。

    那么,此减持何时才可告一段落?从马凯透露的养老金巨大缺口看,国企减持源此因素很大。毕竟此缺口来自历史原因,解铃还需系铃人,也只有从国企中才能筹集到如此巨量资金。如此算来,数十万亿的缺口,即便补一半,也需几乎所有国企均减持其全流通后尚未流通股份的50%以上,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那么,股市就应长期走牛数年时间,以便“以肥补缺”,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股市的压力。

    上述在时间。至于涨幅,我见管理层已不介意有多少资金进入股市,又导致指数上涨是否太多了。股市热度愈高,就愈不介意割肉,国企也就可愈来愈多地减持。至于何时会一地“牛毛”,我看暂还不必顾虑。此属战略性目标,相比而言,个把月的调整甚至数月调整都属于小周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