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蓝筹起自上周的再次大涨?

(2015-03-28 17:48:59)
标签:

股票

    此文仍以沪深300指数为准。

    前文已约定不再谈慢牛,因我自以为后市基本可以确立慢牛了。但随后的走势却几乎是立即击破了我前几文所论述的慢牛标志性趋势上轨,差不多算推翻了我慢牛的走势依据。如此看来,我的慢牛论述可以说是破产了。所有论述均需以后市走势判对错,至此,我暂告慢牛论述失败。

    下面的论述,不为找回面子,而是探究新形势下,是否还存在慢牛的可能性。当然,形势变了,思路也须因时而变。前数文仅着眼于指数涨幅,而两周来的走势表明,交易量的变化轨迹显然是影响慢牛的更重要自变量。即定量考量慢牛,可以以指数为标底,若定性考核慢牛,还须站在交易量基础上看待指数涨跌,再推导量的相对变化对指数涨跌影响,继而推出慢牛大趋势是否还可延续,此即本文目的。

    先看下图:

http://s7/mw690/001T7Vj3zy6R3jwYBiS26&690

    此图下方的两条趋势线前文已述及,乃原慢牛我自以为的走势上下轨线,但此上轨已于上周二上穿。现在我已在上方又加了条与前两线平行的高位趋势线,本周五天来基本沿此线运行。

    我并不想学地心说,在难圆其说时一再添加辅助轨道。坦率地说,我是在周二两市创历史天量(我自认为此乃空前绝后的天量)时,才试图以此趋势线判断后市的。此判断一在看此后交易量能否成功缩减,二在看缩减时指数会否出现回落。截至周五,量确出现了持续缩减,尤其周五较周四缩减逾25%。但有趣的是,指数却一直坚持在此趋势线附近,说明缩量并未明显拉低指数。

 

    至此,我可以尝试展开我的认识了。

    正因慢牛行情历史上从没有过,管理层也在不断摸索中。前面自高位回到慢牛下轨,可谓一次成功尝试。但此次回落过程自上图可见,量能出现了持续萎缩,最少时日仅不到2千亿。上层力促此轮牛市不易,市场热度若持续低迷,此轮牛市或有半途而废之虑,而2千亿以下的交易量已初显此迹象。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13号在交易量已连续维持在3千亿以下达1个半月后(其间少数几个上3千亿日对应指数还是下跌的),周小川讲话提振了股市,从16号开始交易量快速膨涨。与之对应,指数也重现快牛。短短7个交易日,在投机资金大量涌入下,交易量快速膨胀到近6千亿,指数此间累计涨了逾9%。可以说,慢牛失控了。

    再说句题外话:周二的历史天量我之所以称其为空前绝后,就是因此量所代表的超短投机资金中,不乏来自实体的资金。两周时间指数上涨9%,有多少企业辛苦经营半年都未必有如此收益。既然如此,那还为何不将资金抽离实体转入股市?上层力促此轮牛市本意在间接帮助实体经济解决资金困窘问题,如今却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显然背离上层的初衷。这样的快牛又焉能继续?

    于是一个悖论就出来了:前管理层引导慢牛的形式是涨多了就跌下来,跌到位再拉上去。但此举措却被民间资金利用,高位时其主动撤离,待低位时再大举进入。这样的追涨杀跌,使得其获利远高于指数涨幅,既增大了实体资金流入股市的吸引力,又提高了管理层通过区间震荡掌控慢牛的难度,久之也令广大股民基民失去长期持有的耐心。近期走势可见,低位向上时量飞速增加,一旦涨势转缓,量即飞速萎缩,可见聪明资金已有效利用了当前慢牛的弱点。

    所有这些,自周二后的走势中已能感到出现了微妙转变。1.5万亿两市合量不可再续,其后由慢逐渐转快的量能萎缩也显示有资金开始主动撤离,至于是否等待下次低点再入市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但其后指数却仅强势震荡,并未出现渐次回落。而我见,此才是管理层应对新形势的新对策表现。只要指数涨跌周期拉长,短期内涨跌均很有限,首先那些投机资金(含自实体中流入股市资金)自然会味同嚼蜡,助涨杀跌的动力将逐渐减弱。其次,真正的稳定投资者尤其是正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新的慢牛格局仍具有足够吸引力,而这些资金才是上层力促牛市的真正对象。

    不再追求短期慢牛,而将目光放在限制短炒,洗掉投机资金及力阻实体资金反向流动,这样形成的长期慢牛根基才牢。我见管理层已初战告捷。

 

    基于此,我不再坚持区间慢牛观点,后市涨跌周期将会有明显延长。就近期而言,还远未到开始回落周期之时,但也绝不会再出现大涨。鉴于前期交易量萎缩到2千亿后市场已现低迷情绪,我见近期会维持在3千亿水平左近。此间或有小涨小跌,但当不致影响到长期投资者的情绪。

    此慢牛与我前几文所臆断的慢牛已有本质区别,对此我坦然承认。但有一点略加修改后还有效,即原说涨多了就减一点,跌多了就加一点。现在或可言小涨小跌就随它去,而周期拉长后,开始回落初期应有迹象可循的,届时再考虑适当减仓或也不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