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博物馆与陕西博物馆

(2013-07-22 21:51:20)
标签:

旅游

湖北陕西,一南一北,但同属文化渊源之地。湖北新旧两个曾侯乙墓,挖掘先后间隔数十年,照样轰动世人。陕西则号称随便踢一脚就是秦砖汉瓦,文物集萃世无能出其右。将两地博物馆摆在一起陈列,颇有打擂台之味,那就品头论足,一比短长吧。前半部是湖北博物馆的展品:

http://s14/mw690/6728b099gx6BgdiSS619d&690

 这是战国时期的老曾侯乙墓主棺的内棺。此墓之规格类似于明皇帝,除主棺外,还有妻妾棺。主棺有外椁,此乃内棺。此棺主要价值就在画上。我只知道其中几何图形是代表生前住宅的形状,其他图形的含义就难以猜测了。但都是介绍棺内主人生前生活内容的。古代楚人视死为活在另一地方,故画图表达他还希望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

http://s3/mw690/6728b099gx6BgejkNua62&690
这是墓内的物品。因彼时正有俄语导游在陪一组俄罗斯团观看,我不懂俄语,也就不知道这些究竟是何物。只听俄游客嘴里不断发出赞叹声。当我给一位极欲拍照的俄人让位时,记得他嘟囔了句“私掰西吧”。什么?私下掰开向西边偷走吧?我不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9/mw690/6728b099gx6Bgdn9NOM18&690

这是湖北省博物馆按史书描述复原的楚人居室,按现代说法,叫一室一厅。卧室内的床颇像日本的榻榻米,厅正面地上放的是瑟(“琴瑟和谐”的瑟),左边是弹瑟时用的架子,右边那个就有意思了:是人坐(跪)着时搭肘部的,以减轻膝部不适。墙角是一对酒器。这么看下来,再与旅日时所见对照,真正沿袭了中国老祖宗古风的,居然是日本人。

http://s2/mw690/6728b099gx6BgfwCKgV41&690
编钟才是最古老的乐器,在夏朝时(公元前3000年)已有了较简单的编钟。此套编钟起于曾侯乙墓,距今约2400年。编钟截面为椭圆形,长距及短距处各有一个音律,叫一编双律。如此可以用一半数量编钟处理两倍数量音律。说明当时不论冶炼业或对音频的了解都已很成熟到位。

http://s3/mw690/6728b099gx6BggmCNDcf2&690
上方那排叫“九鼎”(九个鼎),下方叫“八簋”(八个簋)。都知“一言九鼎”之说。九鼎,是祭祀的最高规格,专为皇族提供。若再加上八簋(念gui),那就是新继承人祭祀了。这个湖北省博物馆就是厉害,怎么把周天子的家伙事都弄来了?
http://s12/mw690/6728b099gx6BggPBL873b&690
“垂首思英烈,扬眉剑出鞘”。可此剑非同一般,乃越王勾践的原剑。即使隔着玻璃,也能清楚地看到刀刃发出的锐利光芒。是否出土后又经磨砺不得而知,但据馆员讲解,出土时就是这样的。想来这不应是勾践卧薪尝胆时所用,否则也太不合拍了。但冶炼技术高超却是真的。史上有“北铁南铜”之说,指当时北方已有更先进的铁兵器,而南方精炼的铜兵器难以普及,此或是北方最终一统天下原因之一。
http://s8/mw690/6728b099gx6BghaBF0b87&690
在股市做散户,我常将“人为刀葅,我为鱼肉”挂在嘴边,这就是葅(切鱼肉的案板)。两侧的尖是用来挂肉备用的,可以将大点的肉展向前方逐次切割。侧板可以防止肉末飞溅。此物颇简陋,似为民间物。看来当时民间食肉之讲究与普遍远胜现在。用这样的葅加工肉,恐够我吃一年了。
http://s16/mw690/6728b099gx6BghM9poz6f&690
这是古乐器瑟的出土原物。瑟与琴筝相比弦较少,弦钮仅四个。此物专为妇人用,男人是弹琴的,因此才有“琴瑟和谐”之说。但亦有存疑之处,如北京孔庙里保存的瑟弦就有25根之多。或因其是祭祀用的礼乐器,与民用不同吧?
http://s8/mw690/6728b099gx6BgivHcl927&690
这是明朝的金镶镂空玉腰带。从图可见,当时的玉加工技术已炉火纯青。据明规,金镶玉腰带只有王爵才有资格佩戴,因此才有“有眼不识金镶玉”之说——不识王爷也。
http://s2/mw690/6728b099gx6BgiObVe151&690
汉青瓷?这个很值得点评。陶与瓷间,通常以胎质区分:陶用质地较糙的陶土,所需烧制温度较低;瓷用较细腻的瓷土,所需烧制温度较高(此区分见诸于国家博物馆展品)。此胎明显粗糙,应属陶土为胎;从其釉面看,釉料融解不充分,也说明是低温烧制。故应是陶器。况东汉时尚无高温燃料,不具备烧瓷条件。如此细究,是因为冬宫博物馆里的所谓瓷器,历史久于中国瓷,但其胎质与此类似,故应属于陶。分清陶、瓷,才能巩固中国瓷器发源地名位。

下面是后半部:陕西博物馆的展品

 

http://s16/mw690/6728b099gx6Bgk35JcHcf&690
陕西最傲人的是蓝田人,若有个把蓝田人展品,那可是115万年前的,足以傲视全国了。可惜经历文革,已难以寻觅。这人面鱼纹盆(公元前5000-3000年)也算是新石器时代最常见的物品,从盥洗到做饭都须靠它。此类盆大多有孔,那时不象现在水源紧张,洗菜时孔将脏水流出;做饭时可起到蒸的作用。可见,新石器时期的智人也是很讲究的。
http://s13/mw690/6728b099gx6BgkuiZzecc&690
大荔人即生活在新石器时代。大荔人历史只有20万年,已属智人,但仍是中国最早的智人。博物馆的展品嘛,就讲究一个“早”字,谁的展品在历史占了先机,谁就是Number One。细究湖北博物馆,唯史前这块略逊陕西一筹。
http://s9/mw690/6728b099gx6BglwcMn6d8&690
北宋陕北石窟寺(钟山石窟)。陕西因地处丝绸之路及北临少数民族故,宗教文化也略胜湖北。而子长县境内的这个钟山石窟寺可是不容易。数百年间历经战火摧残不说,文革时已将其彻底毁灭。此间展出的纯系仿制品,真寺已无迹可寻了。

http://s4/mw690/6728b099gx6BglXm6xZ33&690
北宋时期的洋人罗汉。说到对外交流,此件最为称奇。世人皆知西人信基督教,没想到这个西洋人居然成了佛教的罗汉。能照他的样子做罗汉像,可见他当时的影响力不弱。可见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资间的交流,文化也同时在彼此影响。
http://s15/mw690/6728b099gx6Bgmg0UtUde&690
这是一个秦代的青铜雁。陕西春秋战国时尚弱,彼时的文物显然略逊湖北一筹。但自秦起可就是陕西的强项了。以这个青铜雁为例,其铸造之精美细腻,实为当时难得的精品。

http://s3/mw690/6728b099gx6BgnhIsEi82&690

源自西腊的“来通”兽角杯。这件展品在国博及首博均见过,但说明闪烁其词,故不甚了了。陕西到底是正朔,故坦坦然然。原来此物源自希腊,汉时由西经丝绸之路流入,当然西安最先见到。当时按西音称“来通”,意为可防毒的酒杯。

http://s8/mw690/6728b099gx6BgnBiu9x27&690
五鼎四簋之簋。在湖北博物馆见到的是九鼎八簋,在陕西博物馆见到的是五鼎四簋,看来,陕西祖宗的级别确没有湖北祖宗高啊!九鼎八簋是国家元首级,五鼎四簋仅大夫级,差之远矣。这是明显不如湖北博物馆之处。
http://s6/mw690/6728b099gx6BgnUNCbbe5&690
这套编钟也比湖北的略输一筹。人家那是系统、全面的一组展品,介绍上也详尽备至。从时间相差无几上看,当时的文化交流还是很充分的,但此物应源自楚。 

http://s4/mw690/6728b099gx6Bgopre0j83&690
各地博物馆屡有貌似玉石工具展出,但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也是稀缺物,当工具使那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当时的工具还是石制品,如图中的石铲等。
若论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陕西展品算是稀缺物。

http://s7/mw690/6728b099gx6BgoLEjtk96&690
这样的鼎我只在国博见过,但那是自地方博物馆“借”来的。陕西博物馆没那本事,此鼎自然是本地产。由于如此大之“国之重器”,地方博物馆实难寻觅,故陕西馆这回可捞足了面子。


两馆的擂台打完了。我根在陕西,本应为其拉拉偏架。但陕西东西是比湖北多,作为博物馆,需向湖北馆学习之处却更多。如湖北馆甚至有正教授级别的馆员在现场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将一个死文物讲解得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而陕西馆则仅是展览而已。再说到现场灯光,许是为保护文物,陕西馆灯光之灰暗,迫使许多观众不得不使用闪光灯,结果是不但对冲了保护,也弱化了视觉效果。湖北馆则灯火明亮,远观近赏皆宜,相应使用闪光灯的就少多了。博物馆本职是面向观众,若保护也应在照顾到观众前提下的保护,本末倒置实在是管理者定位偏差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厦门风光
后一篇:三亚掠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