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风光

标签:
旅游 |
时值初九天,北方正是一片肃杀景象,但一出厦门机场就春光满目,那感觉真的是好极了。
http://s10/mw690/6728b099ge171cfba84b9&690
冬天自北京去厦门,实在是件享福的事,美景尚在其次,单厦门宜人的温度,宜人的湿度,就足以使来自北京的游人流连忘返。走在这棵大榕树下,北京1月份那典型的灰黄色、那干燥的寒风带给人的消沉感自然就一扫而空。
http://s5/mw690/6728b099ge171c0c8d2c4&690
宾馆在鼓浪屿。宾馆背后是个港湾,风平浪静,利于植物生长,故蓝海绿树红花交相辉映。设计人又将古典建筑夹在其中,游人在观赏美景时不误休闲消费,适得其所。
http://s10/mw690/6728b099ge171e07a3999&690
住在什么地方犹如人间天堂?下面这个地方就是。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海涛拍岸声;没有肮脏的空气,有的只是包含负离子的清新;没有干枯衰败,有的只是四季郁郁的常青。这里食物由政府“特供”(鼓浪屿不产食物),也能降低对农药、激素之类的忧虑。这些在国外是司空见惯的,但身在国内就算是奢侈了。
http://s9/mw690/6728b099ge171f14db6a8&690
鼓浪屿保留下来的老建筑颇多。这栋有年头的老楼,西洋味十足,但年久失修,似已被放弃。国人往往以新为美。殊不知历史的美却就在这陈年的落魄中。
http://s15/mw690/6728b099ge17215c9d19e&690
这是一座具有闽南特色的老房子,内部布局更是匠心一片。可惜此宅已改作茶坊,不许拍照。只能拍个外景了。
http://s6/mw690/6728b099ge1722132b8c5&690
这是一栋原生态的老房子,加上周边破败建筑,也可说暴露了鼓浪屿的阴暗一面。但这样的老房子却能展示鼓浪屿发展中的优胜劣汰,此房子西洋特色不突出,历史痕迹又不鲜明,非驴非马,自然避免不了淘汰命运。
http://s12/mw690/6728b099ge17269ae223b&690
这个建筑名为“厦门故事”,就近、现代史角度,确实鼓浪屿乃至厦门就故事多多。民国期间厦门的文化名人声望堪比上海,而鼓浪屿的音乐地位自民国起更是全国无有比肩者。
http://s11/mw690/6728b099ge17281d96fda&690
上鼓浪屿必登七星岩(也叫日光岩),受老寒腿拖累,只好在下面远眺瞻仰了。在蓝天衬托下,七星岩身姿窈然。
http://s13/mw690/6728b099ge1723253083c&690
下图是仍在眺望台湾的郑成功。这个角度看不到郑成功的佩剑。其实,对台湾对大陆,化剑为犁都是最好的结果。
http://s12/mw690/6728b099ge1724167a3db&690
厦门另一个著名景点是南普陀寺。南普陀寺除选址及建筑风格均体现其宏大深邃外,寺中僧人名符其实更是其重要特点。须知如今许多名寺内的僧人实际上是生意人,巧舌如簧骗取钱财,玷污了那身僧服。
http://s8/mw690/6728b099ge172a8fa2217&690
佛言: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依此选了四个僧人作为注释。下图为无我相:僧人一脸肃穆,手捧饭碗犹如手捧舍利,此时的他即是心已无己的佛,是我去吃饭,还是你去吃?这有区别吗?
http://s6/mw690/6728b099ge172e1796535&690
此高僧一路走来,低眉垂目,心中似只有佛。佛人之间,仅差此一念。何谓无人相?无喜怒哀乐即无人相。任世间云卷云舒,我一往坦然。
http://s12/mw690/6728b099ge172f21ccf2b&690
这两位和尚,面对芸芸众生,如入无人之境。眼中有众生,心中无众生,为无众生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心中无众生凡境所累者,即为“回头”。
http://s14/mw690/6728b099ge1730fac36cd&690
“吾惶惶然老之将至”,此乃民间常态。所谓“寿者”,即以寿喜,以夭悲。再观此老尼,面带老态,心中可有老相?心沉气静,老则又如何?
http://s9/mw690/6728b099ge17350b8b608&690
以上是我对佛言曲解,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但俗人就是俗人。见下图之似面带悲戚的幼僧(尼?),心中还是有点苦涩。尊佛信佛易,终身伺佛难,何况如此年轻之人。青灯古佛伴一生,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