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大盘发疯似的暴涨了半天,但接下来大盘却调整了一周。在震荡调整的这一周里,资金流出了几百亿,获利了结的意愿比较明显。9月7日之所以暴涨,那是维稳资金同时进场发生共振的结果;接下来之所以震荡调整一周,那是因为再也没有大资金进场了,郭主席约谈的结果也就那么昙花一现。股市是一个由资金推动的市场,如果没有大资金不断地进场推动,股市是不可能出现持续上涨的。大盘调整后,国家在十八大召开前,股市兴许还会上行,还会出现反弹,还有可能再出现大阳,但总的来说,反弹的路不会很长,反弹的高度不会像有一些人梦想的那么高,因此,对大盘的反弹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适时获利了结为上策。
为什么对大盘的反弹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理由分析如下:
一.先说对大盘反弹有利的方面:
1.十八大即将召开,维稳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因此,管理层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大盘的跌跌不休。9月7日大盘的暴涨就是一次维稳的预演。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股市之所以长期健康不了,是因为人为的因素、政治的因素、权利的因素太多了,市场的自身规律经常被扭曲。
2.国家发改委已批复一万亿的基建投资项目。这是国家一次适时的适度的稳增长的量化宽松。在此利好的刺激下,基建板块的股票会反复出现上涨行情。但投资者应该冷静地看到,这一万亿的基建投资项目是批在文件上的,这一万亿还是写在纸上的,钱从哪儿拿?中央财政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一万亿来,地方财政也是负债累累,只有靠东拼西凑,南借北贷,而且这一万亿的项目也不可能齐刷刷地一下子上马,只会是陆陆续续的上马,因此,刺激的效果和程度不要想象的太丰富。
3.继欧洲央行宣布无限度购债之后,美联储也宣布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维持0---0.25%的超低利率不变且将期限延长到2015年,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现有的扭曲操作维持不变。这一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对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肯定会带来相应的利好作用,但对全球经济并非一定就是利好(有很多人在大谈而谈此量化宽松会对A股市场起到如此如此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这一量化宽松的推出,它可能会将美国经济上所面临的压力转嫁给整个世界经济,这样可能会使全球经济的复苏承担不小的压力,让全球经济帮美国经济的风险买单,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可以这样说,QE3的推出,对全球经济而言不但不是什么利好,反而还会增大全球经济的风险。难怪A股在上周五对QE3的推出表现得十分淡定和不买账。
二.再说对大盘反弹不利的方面:
1.经济下滑仍未有见底迹象。
2.上市公司的业绩在三季度出现大面积的下滑。
3.A股的解禁潮来临。
4.钓鱼岛的局势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峻,越来越紧张。
由此推出,大盘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程度和幅度的反弹,但不会走的太远。因为这一次撬动大盘反弹的资金除了盘中的存量资金外,就是进场维稳的一些增量资金,并没有神秘的大资金进场。而且这些存量资金和维稳资金都还是处于一种十分谨慎的状态,担心钓鱼岛的局势会恶化。这从上周大盘一周的调整和资金的陆续流出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待维稳任务完成后,大盘的反弹也就结束了,然后继续下跌将是大概率事件。所以投资者要把握好节奏,千万不要贪恋,不要心存幻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