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后几处陈兴亚在上方山的石刻字(续)

标签:
杂谈 |
分类: 1.北京房山的古迹与山川 |
接上篇
到上方山北界岭的锦绣峰一带,景区外走涞沥水村南苇子洼沟路无疑是最近的,这是一条去上方山的老路,二十年前曾经走过,不过现在罕有人走,已经很难辨认了。从黄山店村村西走后沟,这也是一条老路,如今已有村级开发的游路通行下半段,路径很是明显。
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中心,公路西侧有个小停车场,由小停车场的西侧村中路向北,过桥转西便进入黄山店后沟。



后沟中的游路后半段为简易路,间或原始的小土路。


最后左上向南攀上山岭,与东来的山岭小路交叉回合。下图所示的小路交叉口向南转东,顺山岭通向黄山店村南的大烂石、夹子石可至黄山店村的南缘。如沿山岭小路西上,可至上方山景区的东缘界岭。





小路到上方山景区东缘界岭上的防火石墙前,被景区所设的篱笆墙阻断,篱笆内建有防火检查站小木屋。
以下四图:由狮子崖顶向西远拍




向西下狮子崖过龙虎峪垭口再西上,便是位于上方山北界岭上的锦绣峰了。


来至上方山上的锦绣峰顶,倍加仔细查看寻找,没有发现文字石刻。向北眺远端一小段支岭防火墙上有一大型动物,变远焦拉近拍下,高高的野山上,何物?



锦绣峰西侧下方为一深深的垭口,垭口西边的峰顶,便是上次寻找刻字已到过之处。顺山岭于最高点逐石仔细查看寻找终无所获,再次登至上次所至终点毗卢峰而返。陈兴亚上方“极顶”刻字石,莫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保护上方山这块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垒砌防火石墙时被损毁了?也许以后会有更加仔细的有缘人在 这一带见到陈兴亚所留下的石刻文字。



于象王峰顶大面积逐石搜索,未见石刻文字遗留。


由象王峰向西南再转南下至南棺材山尾(北侧)的迎风峪垭口前,护林防火摄像监控以及远程喊话扬声器安置在狭窄的垭口通道上,尽管不进入景区,也受会到阻扰。不给别人找事,更不要给自己找事,暂且放弃吧!原路经黄山店后沟返回黄山店村。

与南棺材山顶一样,虽经反复仔细逐石寻找,亦是一无所获。陈兴亚在这两处峰顶所留的题字, 其或是用毛笔所书。再仔细研读其笔记,并无镌、刻字眼。经年久风雨所蚀,或许早已荡然无存了!
三次登上方山寻找陈兴亚所留最后未见的几处文字,以无果而终。
由望海峰回棺材山尾之迎风峪垭口,可从南棺材山西南侧下方的垭口斜向东北贴棺材山的西坡小路直接而至。从南棺材山北侧与象王峰之间的垭口(即迎风峪垭口)回黄山店村一带,向东走迎风峪无疑是最便捷的。上方山景区外的迎风峪路,是登上方山之南一堵墙山最为方便的一条近路,这是一条上方山的古道。如今,迎风峪已被黄山店村开发成种养殖小区,东口大门昼夜有人看守,进入困难。不过,走迎风峪而出不应是问题。
下图:是上方山景区为防止游客逃票在迎风峪垭口东侧凿出的绝壁
由迎风峪垭口走古道向西下,则是上方山景区内的青龙峰钟楼。

迎风峪垭口东下绝壁,即可见黄山店村沿迎风峪沟开发修建的景区小路。游路不是按迎风峪老路的走向而修建的,老路是由迎风峪垭口贴北坡向东斜下切至岭脊上,再沿山脊向东下至迎风峪沟的沟底而出。游路则是在垭口的东侧下方向南转个弯,由沟南坡向东下。



向下沿游路而出,尽头是迎风峪中开阔的柏油大路的端点。由此往外便是黄山店村的种养殖小区区域了。




寻找几处尚未见到的
陈兴亚在上方山的石刻字
【续】

























防火期已过,是到位于上方山东南缘山岭上的南棺材山(即南一堵墙山)和望海峰顶去寻找陈兴亚所留文字的最佳时期了。
走黄山店后沟路到上方山景区东界岭向南,越过象王峰下迎风峪垭口登上一堵墙山(即南棺材山)。








后一篇:内长城上的异形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