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2019-06-02 21:16:57)
标签:

杂谈

分类: 1.北京房山的古迹与山川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镇圣水峪村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到底还有多少
【北京房山   独孤走】
       原稿有不符合网络管理要求之处,删去部分后才得以允许上传以下所剩余的部分。
       我见到陈兴亚的第一处摩崖刻字是2005年的5月3日中午在京西百花山的峰顶。彼时,百花山顶冰天雪地,刮六、七级偏北大风,气温骤降,由前一天的初夏一下子又回到了寒冬。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原本对刻字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近些年在网友们的影响下也变得如醉如痴了!北京房山区的名胜上方山,自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至今去过不少次,最早引起注意的第一处是在景区东门的云梯的下口。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第二处,上方山天柱峰---小摘星坨顶:
              下三图:从不同地点远拍北京房山区上方山景区内的小摘星坨(天柱峰)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位于小摘星坨峰顶上的刻字石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第三处在云水洞内,进洞口大约七十余米的右(东)侧洞壁上有石刻佛像,面对石佛的左(北)侧:刻“    ----
壬申十月九日
                           海城陈兴亚来游已达洞底
                                     申文海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一位朋友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上方山陈兴亚的石刻有几处、都在哪儿。我尽我所知做了回答。他说:他的一个在上方山工作的朋友讲,在上方山景区内还有一处陈兴亚的石刻,问我是否感兴趣,他的那位朋友愿做向导。
       立即到上方山景区去看看:
     “南有苏杭北有上方,上方山有九峰十八洞七十二茅庵”,九峰中有一狮子峰,角度找好了,看上去是非常形象的。狮子峰下的山坡上有一泉,名狮乳,按其所在的位置,当属恰如其分。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狮子峰前原有一古庵,是进山必由之处。古时这里用水极为不便,明隆庆伍年由皇宫王太监汇集山僧出资出力修泉引水,以解缺水之困。于狮乳泉边石壁上摩崖刻字以记其事。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如今已经干涸的狮乳泉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原来上方山的门户---接待庵的遗址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云梯边的一处当代房山南尚乐籍书法家石岩(190912~19973             月)笔名藏真,字桂峰,号香圃、雪竹斋主的书法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位于云梯中段靠山根一侧的弥陀洞
              据说,这是为上山朝拜的小脚信女们所准备的专用场所。走到这里裹脚布松了,
              进到洞里将布裹紧,好继续上山。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两图:弥陀洞前的石刻名额“弥陀洞”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以下三图:位云梯上端的云梯庵西侧石碑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小方碑上文字已有些模糊不清了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是十年前用普通卡片机拍下的照片,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字迹还很容易辨认。
              仅仅十年时间,就被风化侵蚀到这么严重的程度,足以见得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
              境已被污染到了何等糕的地步!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过云梯庵不远的左(西)侧,有一巨石。说真的如不是有人指点,绝不会有谁去特意地注意它,山里的石头太多,像这样的石头比比皆是。下图,位于路边的大石面上就刻着陈兴亚的上方山第四处摩崖字。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有些字已极难辨认,勉强能认出的:
          “民国壬申双十前海
              城陈兴亚介卿北镇 
              潇 □ 年碧岩天津 □ □ □ 湘石同游”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按摩崖刻字的时间排一下,民国壬申年为公元1932年。阴历的九月初九在天柱峰小摘星坨顶上刻的字,十月刻云梯下“幽燕奥室”,十月初十(双十)前刻云梯上方云梯庵北边大石上的摩崖字,十月初九进云水洞一探到底并在洞口内的石佛边留下刻字。九月重九到十月初九整整一个月,或是来了第二次,也许就是在上方山住了一个月。小摘星坨上的刻字最早,要在一个月前。另外三处似乎应该是在同一天所刻,即便是不在同一天也相差无几。
        修改补充:
        网友的评论

天翔128

陈兴亚民国纪年比较混乱,有时阳历有时阴历,我认为摘星砣重九就是10月8日,云水洞10月9日,新发现的是10月10日,估计在上方山玩了三天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非常正确,感谢天翔指正!
       上方山有华严洞。华严洞并非一洞,而是由大致南北并列紧邻的上下错落的两个洞所组成。位于南边下方的叫华严洞,而在北边上方的则称华严搂。过去是由华严洞洞口内北侧的通道上到华严楼的。您如留心看看,在进华严洞口后的右(北)边,有很明显的砌墙封堵痕迹。现在,肉身佛殿内的南后侧门才是上华严楼的通道口。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向西北仰拍华严楼的外口顶部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俯拍登上华严搂的通道阶梯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以下贴图:华严楼外口顶与石壁上众多的涂鸦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华严搂下的肉身佛殿内供奉着一尊真人肉身涂金像,有没有机会、能否被允许从其殿内侧后的通道走到楼上去,要看缘分!
              下图: 向南偏西方向俯视上方山华严洞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兜率寺的山门内、兜率寺的东南下方有一前些年复建的瓣香庵,由庵前向东南走不远隔沟的东南上方即是药王殿的遗址。药王殿遗址的隔沟东北向下方崖壁下有二洞,即为和尚圆寂前所在的处所,称圆寂洞。
              下图:向东南仰拍上方山药王殿的遗址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向东北方向拍上方山的圆寂洞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两图:向里拍现今的圆寂洞内景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以下贴图:云水洞洞口内大约七十余米的东壁石佛像两侧还有几处尚可勉强辨认
              刻于不同年代的摩崖刻字
              ① 位于佛像北边陈兴亚刻字的北侧纵书四列:杭州朝天门住人
                                                                                   周国祥到此
                                                                         【清】嘉庆二年二月 
                                                                                   □  日  □  同游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② 位于石佛像北边陈兴亚刻字的南侧下方紧邻,纵书一列:【元】“至元廿九年正
              月 □ 门日”。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③ 位于石刻佛像的南侧,纵书一列:【元】“至元卅年正月十五”。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④ 位于石佛像南侧稍远的一处纵书五列:“丁丑四月佛诞前三日
                                                                                吉林徐敬宜齐照岩
                                                                                范云卿齐裴章罗作杰
                                                                                苗恩溥李泽郑杰民
                                                                                成般若丁世豪    同游”
              ⑤ 下方紧邻,纵书两列:【河北廊坊】“安次县何永寿赵祈二人
                                                                                   【辽】乾统六年三月五日”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镇西北部山地的圣水峪村村域内,以青银沟、圣水峪沟为界,分属两山之境。圣水峪沟以北、青银沟以东为上方山,主峰为云水洞西北上方的紫云岭(日军地图标为紫金岭)苇子洼大尖儿;圣水峪沟以南、青银沟以西这条山岭称作白云山,主峰是上方山西南向的白云坨。近几年,在白云山一带相继发现了不少不同年代的摩崖石刻。近期,又见到了四处未经报道过的明代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白云山一带古有南、北华严寺。位于白云坨脚下的圣水峪村上太湖华严寺遗址后的岩壁上有一明万历戊申(万历三十五年即公元1608年)春所刻的四至摩崖碑,碑上刻文明确地表明了明代太湖山华严寺的四至界限“东至念佛石南至清风岭西至佛髻峰北至主山”。上太湖华严寺遗址南之清风岭即为上太湖村南缘三条栈古道的那道岭无疑,西边的佛髻峰是太湖沟上口那道山岭上的一个类似古人头上盘起的发髻形的孤峰,很形象,易找易见。所谓北界的主山应该就是青银沟北口上端的那道东西向的韩村河与霞云岭两乡镇分界的大山岭了,而东界的念佛石却在哪里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说什么也不会相信。因为在这一带,类似这样的石头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下图:白云山太湖沟念佛石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在念佛石西北角距地面大约七、八十厘米的地方刻有如下所示的三列纵刻
              文字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念佛石的名字是因其西边的卧佛山而来:白云山太湖古道自上方山景区的西门沿太湖沟而南,继而转西顺太湖沟的北坡下缘而行,经念佛石的北侧下方一直往西。坐在念佛石上,向西仰望太湖沟南侧的卧佛山,展现在眼前的显然就是一尊巨大的天然仰卧大佛,善男信女们便会情不自禁地口念弥陀。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白云山太湖古道,自上方山景区西门前的圣水峪沟向南转西,到新建的小水库再转南一段,已经由现代所修建的水泥路所代替杳无踪迹了。过小水库后向南的路西侧有一小片人家,由这小片人家的南侧往南在太湖沟的西坡上还存有一段太湖古道。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太湖沟的西侧、太湖古道的上方高台上住着几户王姓的人家,那里的小地名叫做老虎窝。在老虎窝下方的太湖古道上,原有一座华严寺区域的砖砌山门,几十年前还存有地基。近些年当地土著民不断到此刨砖,以致于,现今太湖山华严寺区域的古山门遗址已是踪迹难觅!可喜的是,在原山门内侧东面的岩石上还存有一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三图:向东拍岩石上的摩崖石刻---纵书“断欲”二字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据居住在古道上方高台虎窝的王姓老人讲, 以下贴图中古道边的这里,曾经是一座古庵的遗址。石塘下的岩石上有极为明显的人工开凿过的痕迹。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白云山太湖古道边古庵遗址岩壁上的毛笔字,当不是古人所为。应是现代人---上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学生所写。不过,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过古庵遗址不远的古道边有一水泉,年代已经很久。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过水泉,古道小路爬上小高岗,又有一斜向北上的小道口,这又是一条上向老虎窝的小路,沿老虎窝小路贴山坡向北上约百米,又出现一条平行的小路岔向崖边,寻小路前行到崖边。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下图:刻字旁边的落款为公元1592年,这要比本地区北寨沟明代万历年间(公元
              1621年)的石刻佛像提早近三十年。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此条崖边小路是一条不长的死路,只通到崖边尽头的两个经过人工开凿过的天然小石塘而止。这两个位于崖壁绝路上的小石塘,我估计应是僧人的闭关之所。隔开两个石塘中间的石壁上还有一处摩崖石刻。可惜,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字,大部已漫漶不清难以辨认。只可看出“门”、“月”两字。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原路返回,很近便下到太湖古道上,沿古道再继续向西南方向走不太远,尚存的古道便到了尽头。向南横穿过太湖沟由沟边的小路爬上水泥路后,稍上即至圣水峪村的下太湖小自然村。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上方山地区的摩崖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