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孔告诉你和高考的孩子高考志愿如何填
(2024-07-11 10:44:27)分类: 学校计划总结 |
填报的多个平行志愿是按考生填报排列的院校顺序从1至45依次进行的,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高考改革变化:3+1+2
看位次:位次和你选择的专业(参考往年录取的最低位次值)
根据自己的分数和位次,采取“冲、稳、保”的策略,合理安排志愿顺序。
冲:用自己的分数,可以先去冲一些分数比自己的考分略高的学校。
稳:要选择跟自己分数、相当水平相当的一些院校。
保:要有保底的专业,即使前面冲的院校、稳的院校没有成功,最后考生也有保底,能保证自己有学校上。
一般:以自己位次值为基准,上下浮动10
第二步
2. 教学资源:考虑学校的图书馆藏书量、在线数据库、研究设施等。了解师资力量、教授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和教学风格。
3. 学术声誉:考虑学校在特定领域的排名和声誉。
4. 就业支持:了解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提供的服务,如职业咨询、招聘会等。考虑学校与行业的联系,以及是否提供实习和研究机会。
5. 地理位置: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气候、城市规模、生活成本、离家路程、交通是否便利等。
6. 住宿条件;考虑宿舍的价格和居住环境,例如多少人一间宿舍,宿舍是否有空调,独立卫生间,洗浴间。
(2)选择专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2. 实验和实践机会:某些专业可能需要实验室研究或实践操作,了解学校是否提供相应的设施和资源。
3. 专业认证:特别是对于工程、医学、教育等专业,了解该专业是否获得了相关领域的认证。
4. 学科声誉:即使是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学术声誉也可能不同,了解该专业在学术界的排名和声誉。
5. 研究机会:对于想专研学术的学生,了解该专业是否提供参与教授研究项目的机会。
6. 实习和就业机会:了解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平均薪资和主要就业领域。
7. 专业发展趋势:了解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选择一个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3)综合考虑学校及专业的因素:
1. 自我评估:可借助一些性格或职业测试工具;或通过老师,家人,朋友等对自己的评价,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这有助于你确定哪些专业和学校环境最适合你。
2. 研究专业:深入研究你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包括课程内容、职业前景、行业需求等。
3. 学校调研:收集目标学校的信息,可参考上文(2)选学校需要考虑的因素。
4. 匹配分析:将你的个人兴趣和职业目标与学校及专业的特点进行匹配,找出最符合你需求的选项。
5. 职业发展:考虑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包括就业率、平均薪资、行业声誉等。可以在一些招聘APP上了解行业的需求量及相关要求。
6. 财务考量:评估学费、生活成本、奖学金和财务援助等经济因素。
7. 实地考察:如果可能,参观目标学校,与在校学生、教授交流,体验校园生活。
8. 咨询意见:向老师、职业顾问、行业专家或校友寻求意见。
9. 长远规划:考虑你的选择如何影响你的长期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充分收集以上提到的选学校及专业所需的相关信息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目标院校及专业。
保院校--------考研
保专业,就是优先考虑专业因素-------就业与兴趣
自己选择:院校优先,
院校优先:高分学生
专业优先:一本边缘,二本边缘
地域有限:身体条件较弱
保底的学校,就不要算计那么多,保证录取,保证专业满意,比啥都重要!
举例
选冲刺大学,在自己的分数上加5-15分,如B考生分数是300,即选择近两年录取分数在315分左右的大学
院校代码 |
院校 |
专业组 |
招生人数 |
录取最高分 |
录取最低分 |
分数差 |
最低分位次 |
|
|
|
|
|
|
|
|
|
|
温馨提示:
1对于分越低的同学,学农,旅游
2,报考师范类院校的底线,是你报的那个专业,这个学校必须有硕士点。
如果没有你学的那个专业的硕士点,就别报
3 文科的话,报志愿时,首先要考虑清楚,要不要给孩子保留考公机会,如果想要保留考公机会,那像法学,财会,汉语言等这种专业,就比较更适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