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顶牛”与牵牛

(2023-12-12 12:10:30)
分类: 人生感悟与杂谈

   教师久了,都有同样的感慨:每一年接手的学生中都会有一两个“个别”的,如特别顽皮淘气的、特别不爱学习的等等。对于这样的学生,往往不管是教师苦口婆心地规劝,还是声色俱厉地批评,都不奏效。面对这样的孩子,往往我们总要迷惘地追问:难道只有放弃吗?

   其实,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千万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他们的心灵世界里,也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也许就是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够触动他们的心灵,这些孩子会突然间长大了、懂事了。
 
在我刚送走毕业,重新接初三(5)班时,经过长时间观察,我发现一名叫李东的同学,逆反心理特别强,有时候明明犯了错误却不肯承认,有时即使承认也是敷衍了事,过后照样我行我素,对老师的谆谆教导他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口服而心不服。家校联合教育也收效甚微,而他“特善长”打游戏。说起什么“红警”“传奇”“天骄”头头是道,可一说学习,满脸灰色,怎么办呢?放弃?还是教育?我思索着,如何才能另辟蹊径呢?

一次偶然事件令我茅塞顿开。那一次,班长气喘吁吁地跑到我这儿来告状,说李东又去游戏厅了,我一听,十分生气,赶紧到游戏厅去找,又没有找到,我更是气不大一处来,按照一贯做法,我会把李东叫到一边,再把他父母叫来,狠狠地训斥他一顿,但我知道,这样根本于事无补,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于是我决定改变一下教育的方法。我把李东请来,平心静气地询问事情的经过,一问才知,原来是上一周他在游戏厅玩时将书遗忘在那,自从我接班以来他还没有去过,于是,我请他坐下来,他本来是一脸的不在乎,大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我知道他早做好了跟我“顶牛”的准备,我对他这样客气,他顿时大惑不解,向我投来奇怪的眼光。我知道,我的方法开始起作用了。等他茫然的坐下后,我开始说:“一个人走路时被路边的石头绊了一跤,脚很疼,他气极了,又用脚狠狠地向石头踢去。你看这个人聪明吗?”李东愣了一下说:“傻瓜一个。”“他傻在哪里?”“脚已经疼了,再踢不是更疼吗?”“那怎么办?”“绕开走不就得了。”“别人也可能被绊倒的呀,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我说。李东想了想才说:“把石头搬到垃圾箱里去。”“对!这样做,脚既不会再痛,又做了好事。”我说。听了我的话,李东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我不急,让他沉思着。办公室里静极了,我看着他,良久,我才问他:“你知道老师讲这个例子的原因吗?”李东脸红了半响才说:“老师,玩游戏,好比石头绊了我一跤,继续玩上瘾,就好比踢石头。“对极了!”我脱口赞道。真没有想到,以前疾言厉色地批评半小时都无法解决的事,如今却只花了短短的十分钟便解决了,可以看出,他的确是心悦诚服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李东学习比以前认真了、也努力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不能吝啬我的赞美。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在关注他,孩子就会在你的期待中得到发展!我们不能只注意自己如何去把知识讲明白,更要注意自己给予孩子情感关怀。其实我们的动作、眼神、话语,无疑都是孩子心灵转变的无形“催化剂”啊!李东就是在这种关怀中成绩一天天好起来的。 

通过教育“李东”我知道了,对待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压制是毫无作用的,只有正确地诱导、转化,才能消除学生的对抗心理,让教育做到水到渠成。是啊,这么大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面对敏感而自尊的孩子,压制只能治标,无法制本,有时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顶牛”,我们只有少一点师道尊严,正确地诱导学生,掌握“牵牛”的艺术,才能让“牛儿”乖乖地跟着你走,让教育少走弯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