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分类和治疗
| 分类: 胃,肠,便秘,痔疮,胰腺,脾 |
实证:热秘、气秘、冷秘
虚证:虚秘(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基本治则:以通下为主,但不可单纯用泻下药。
实秘治疗:邪滞胃肠,壅塞不通;祛邪为主;泻热、温散、通导。
虚秘治疗:肠失濡养,推动无力;扶正为主;益气温阳,滋阴养血。
便秘的病因归纳起来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等。
饮食问题
情绪失调
外邪犯胃
外感寒邪-→阴寒内盛,凝滞胃肠-→失于传导,糟粕不行-→冷秘
热病之后,肠胃燥热→耗伤津液→大肠失润→热秘
禀赋不足
素体虚弱,病后、产后之人
气血亏虚
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气秘
血虚则津枯肠道失润-→大肠失荣-→虚秘
阴阳亏虚
阴亏则肠道失荣→肠燥干结→虚秘
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冷秘
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的肠道传导失司。
第一类,热秘得用寒药 便秘分寒热
热秘多为饮酒过度、过食辛辣肥甘厚味;邪热炽盛,汗出过多;误用发汗,津液外泄等,致使肠中干燥,里热更甚,燥屎内结而成。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第二类,气不通就会导致气秘
【常见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疗原则】顺气导滞。
第三类,身体虚弱的人就会便秘
一、气虚阳衰
病因:饮食劳倦,脾胃受损;素体虚弱,阳气不足;年老体弱,气虚阳衰;久病产后,正气未复;过食生冷,损伤阳气;苦寒攻伐,伤阳耗气等,均可导致气虚阳衰。
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便下无力,使排便时间延长,形成便秘。见表
第四类,冷秘是因为寒积
【常见症状】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疗原则】温里散寒 通便导滞。
【治疗原则】补气润肠 健脾升阳。
二,阴亏血少
病因:素体阴虚,津亏血少;病后产后,阴血虚少;失血夺汗,伤津亡血;年高体弱,阴血亏虚;过食辛香燥热,损耗阴血,均可导致阴亏血少。
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干涩,肠道失润,大便干结,便下困难,而成便秘。
注:治疗湿热证的最佳办法,不是针对“热邪"来用药,而是针对“湿邪”来用药,运用利湿的药物,把湿邪化去,人体阳气自然会上升,“ 湿阻气机”的病机就会扭转。利湿升阳,健脾除湿,是治疗湿热疾病的根本大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