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痛风最锋利的方子
(2023-04-10 17:34:42)| 分类: 高血糖,高尿酸(痛风),高血 |
1.湿邪为基础
痛风患者多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受累关节、肌肉常麻木重着肿胀,且舌质偏淡,苔白厚腻,正合湿性重着黏腻难去之特点,故湿邪为痛风发病之基础。
2.寒邪为关键
痛风发作时常关节疼痛难忍,且固定不移,与寒主收引、其性凝滞之特点相合,故寒邪为发病之关键。
3.风邪为诱因
1.祛湿三焦分治:方中麻黄、生姜发表祛上湿而宣痹,白术健脾祛中湿而除痹,知母利下水而消肿。
2.止痛温通为主:中医学认为,不通则通,通则不痛。痹病之痛乃是由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气血不通而致,那么何以为通呢?气血之通赖之以温,气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痹病止痛当以温通为主,方中桂枝温经通络,附子温阳除痹,即是此意。
3.祛因防风有功:根据病机分析可知,风邪为痛风发病之诱因,风邪善行于周身,呈骨节游走性疼痛。方中防风祛风胜湿,《神农本草经》认为,防风主“风行周身,骨节疼痹”。
4.缓急芍甘必用:中医学认为,诸病之规律: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痛风多呈慢性,且反复发作,故必有血闭而不行,即血痹也。《神农本草经》认为,芍药可除血痹。心主血,肝藏血,芍药秉木风而治肝,秉火气而治心,故除血痹。
方证
应用
患者左踝关节肿痛微热,按之没指痛甚,口干夜甚,无口苦,大便2~3日1次,质软,小便短赤,怕冷怕风,腰酸痛,因疼痛而纳眠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
二诊:服上方3剂,患者左踝关节肿胀消失,疼痛亦明显好转,腰酸痛缓解,怕风怕冷已解除,口干明显改善,小便淡黄无热感,患者感激不尽。遂调整处方,知母减为15g,石膏减为20g,余药不变,嘱继服7剂。
三诊:患者精神可,无乏力,自诉诸症皆除,甚为感谢。为防止患者复发,遂调整处方如下。麻黄5g,桂枝10g,知母15g,白芍10g,防风10g,生石膏15g,怀牛膝30g,生姜3片,独活10g,制附子10g,炒苍术15g,桑寄生15g,生薏苡仁30g,炙甘草10g。14剂,水煎当茶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