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看痛风1

(2023-03-17 10:33:43)
分类: 高血糖,高尿酸(痛风),高血

痛风的发病多因血分有热,血分有热就犹如水气沸腾,而在这个时候身体受到冷水、水湿、凉风等邪气的侵入,就会导致“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从而导致痛风发作。再一个肥甘厚味也会化湿化热,所以说这个湿热就是痛风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腿脚先痛风?因为湿性重浊,总是沉积到下面去,像那个淤泥缸一搅过后呢,等一段时间那些浊的都往下沉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一般与脏腑积热,脾胃虚弱,外邪侵袭等有关,具体如下:

1、脏腑积热:肝脏肾等器官主要作用是排毒,如果脏腑中毒素较多,会出现积热,时间过长,会使毒邪进入关节。

2、脾胃虚弱:饮食不当会损伤脾胃,脾胃的运化失调后,会使身体湿气较重,长期在体内滞留后,会使湿毒进入骨节,引发疼痛。

3脾虚为本,湿浊为标: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调,酿生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发为本病。

   中医中的分型包括寒湿痹阻型、肝肾不足型、湿热郁结型等

1、湿热痹阻型:一般在急性期较多见,由于湿邪入里化热,湿热交蒸而致,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治疗要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

2、寒湿痹阻型:一般在缓解期较多见,由于正气不足,久病体弱,痰瘀交结于关节而致,可出现局部关节僵硬,关节畸形,皮色暗红,面色青暗,脉象弦紧而濡缓,会出现关节的怕凉、疼痛、肿胀等,可以用温阳、散寒,除湿的方法治疗;

3、痰瘀阻络型:通常痛风时间较长,病程较久时,会出现痰瘀阻滞的情况,要加大化痰、活血、通络等治疗。

4肝肾阴虚型

  由于慢性病对肝脏和肾脏的伤害,不能滋养肝肾,邪居筋骨而致。疼痛的关节常有急性发作,尤其是在夜间,局部肿胀,热痛。治疗应清除热湿,减轻疼痛。指导患者在床上休息时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并注意避免风中。严格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舌头等

  表现就是关节的变形,而且伴有口咽干燥,腰酸乏力,腰疼等等肝肾虚的表现。

5.脾肾阳虚型,由于素体阳虚,损伤脾肾而致。

  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腰隐痛,腿酸软,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夜尿频多,少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邪恋日久,伤及正气,脾肾阳虚,气血失于温运测面色白,手足不温;肾虚则腰隐痛,腿酸软;脾虚则不耐劳作,劳则症重,卧则症减;肾气亏虚,固摄失司,肾阳虚损,不能蒸腾气化,故夜尿频多;精微流失,形体衰惫,则少气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脾肾阳虚之征。

6 外邪侵袭:风寒湿热

  风湿热痹

  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

  证候分析:风湿热邪,袭入机体,伤及卫表,则发热、汗出、咽痛;入于经络,痹阻气血,则足趾关节红肿热痛;风引湿热,走窜经络,则游走性痛;舌红、苔薄、脉弦数,为风湿热痹之征。

  风寒湿痹型

  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舌淡红,苔薄,脉弦紧。

  证候分析:风寒湿邪,袭入经络,寒性凝滞,故痹阻气血,致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寒伤阳气,血运衰少,故局部皮肤微红或不红;舌淡红,苔薄,脉弦紧,为风寒湿痹之征。

   表现就是关节的冷、痛,而且疼痛可以游走性的或者固定的疼痛

  如果局部的疼痛虽然疼,但疼的没有像刀割一样的刺痛,这种疼痛肿也有。它的颜色不是红,而是紫暗,颜色发淡发青,而且本身病人怕冷,御寒加重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就把它分成风寒湿痹这样一种类型

  7 痰瘀痼结症状

  关节刺痛,夜晚加剧,发作频繁,伴结节,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

  证候分析:痰瘀互结,滞留经脉,气血瘀阻,则见关节刺痛,多发结节;痰瘀为阴邪,夜晚阳气不足,痰瘀痹阻益甚,故疼痛加剧,发作频繁;痰瘀久痹,痼结经络,骨节经气不通,失于气血濡养,则关节畸形肿胀,活动受限;舌黯红或有瘀斑,脉细弦或涩,为痰瘀痹阻之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