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祥新
孔祥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690
  • 关注人气:2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危之症,可求助“命关穴”

(2022-10-03 08:28:35)
分类: 肝-胆--癌症

  在我们人体有2 命关穴 ”,一个就是章门穴,另一个是左食犊穴,今天所介绍的命关穴就是左食犊穴,下面来分享李全治医师用命关穴(左食犊穴)治疗虚危之症的经验

  食窦穴怎么找虚危之症,可求助“命关穴”


方法1  左食窦穴位于左乳下一寸六分,旁开二寸处。

方法2 食窦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在胸前正中线旁开6,第五肋间隙处取穴。

方法3  仰卧位,乳中开2,向下一肋,当第5肋间隙处取穴。(找到乳下一个肋骨,用手沿肋骨缝隙往旁边2寸,按摩有酸痛感)

《扁鹊心书》云:“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

   脾与胃相表里,胃之大络“虚里”即在命关穴内侧。笔者曾在临床上艾灸命关穴治虚危症有效,现介绍如下,藉对灸法加以推广。

【穴性】: 疏肝理气,调理肠胃.

【作用功效主治病证】

1. 治疗肝:

  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黄疸,肝炎,肝区疼痛(右食窦治肝好)

2治疗消化系统:

   嗳气吞酸,反胃,腹胀等胃气失降性病证,如噫气,食已即吐,噎膈,胃炎,腹胀肠鸣,水肿. 脾泄下注,大便失禁,胸满气喘,胁痛不止,腹水

   饮食停滞: 脾胃气滞、脾胃虚弱之胃痛、恶心呕吐、呃逆、腹痛、泄泻、水肿诸病症.(食窦穴有健脾和胃,理气调肠之功效

3治疗呼吸系统: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咳嗽,痰饮,少乳,气管炎, ,尿潴留等。

 现代又多用食窦治疗胃炎、腹水、肝区疼痛、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痰饮,少乳、气管炎,咳嗽,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其它:肝炎,腹水,尿潴留,右食窦治肝区痛效好。

【主治病症】腹胀水肿、噫气翻胃、胸胁胀痛、痰饮、咳嗽、少乳等。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痛、便秘。胃痉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或减少、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等。

【针刺方法】食窦穴,平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酸胀。 不宜深刺,以防气胸。

【艾灸方法】食窦穴,艾条灸5-15分钟,食窦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按摩腹哀穴常用于改善腹痛、肠鸣、消化不良、痢疾、绕脐痛、胃溃疡、胃痉挛、胃酸过多或过少等病 症。针刺该穴对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疗效,可以减轻症状,同时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能抑制胃酸分泌,并能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按摩食窦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腹胀水肿、噫气翻胃、胸胁胀痛、痰饮、咳嗽、少乳等

    按摩食窦穴的功效:将脾经体表气血回流脾脏。

【常用配伍与功效】

1.配太冲膻中侠溪、期门郄门阳陵泉,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理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黄疸.

2.配上脘、阳陵泉、太冲、神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治疗肝郁嗳气吞酸.

3.配中脘、章门、公孙、足三里、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调理肠胃、理气降逆,治疗食滞胃肠之恶心食已即吐、腹痛肠鸣、泻下酸腐等.

4.配膈俞、气海、璇玑,针刺平补平泻法,胃降逆,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

5.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除湿、利水消肿,治疗脾虚水肿.

6食窦穴配膻中穴治胸肋胀痛。

7食窦穴配足三里穴、中脘穴,治腹痛。

8食窦穴配支沟穴、阳陵泉穴,治胸胁胀痛。

章门穴

章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章门穴位主治病症】

1、腹痛,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2、此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

3、消化系统疾病: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肝炎黄疸,肝脾肿大,小儿疳积。

4、其他疾病:高血压,胸胁痛,腹膜炎,烦热气短,胸闷肢倦,腰脊酸痛。

【章门穴的配伍功效】

1、章门穴配足三里穴: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

2、章门穴配天枢穴、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

3、章门穴配肾俞穴、肝俞穴、水道穴、京门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阳谷穴、气海穴:治肝硬化腹水、肾炎。

【章门穴的刺灸法】:章门穴,斜刺0.50.8;可灸。

【敲打章门穴的方法】:可以增加胆汁分泌,胆汁分泌多了,消化能力就强了,就能把多余的脂肪消化掉。此穴还是脾经的"募穴",募就是聚集的意思,这个穴位可以清肝火补脾。

【按摩法】用拇指按压在两侧的章门穴穴位上,用力深按30秒,然后松开休息,连续反复多次。再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旋转按揉穴位3-5分钟即可。

【章门穴的艾灸法】:此穴还可以用灸法:艾灶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