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1中学作业管理办法

(2021-05-30 10:35:08)
分类: 学校计划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和教育局相关要求,现就加强我校作业管理提出如下要求,各处室按此规定执行。

一、领导机构

进一步规范作业管理工作,特成立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 制定作业管理规范,完善细化,定期检查。

2.教导处将学生作业管理纳入处室日常管理。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年级作业统筹管理负责人: 

   二、明确作业管理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一)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完善方案,制度化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中小学生减负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完善减负方案,从制度上保障作业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合理调控作业总量

  1. 统筹管理作业

 学校校长是学校作业管理第一责任人,建立教务处、年级组(学科组)、班级三级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总量。 

2.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定期开展学生作业情况反馈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到学科教师。

   3.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35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4.完成书面作业主要靠校内时间,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自习课时间,严禁无故挪用、挤占;要指导小学生、初中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校内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因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

1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探索设计不同学习环节不同功能型作业,形成不同学段不同科目作业序列化。

2. 教师要紧扣课程标准﹐严禁布置超课标、超进度、超学生能力的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实现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主要依据﹐结合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精选作业内容,提前研判试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与时长,注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符合学生实际,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

4.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增加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形式的作业。

5.设计具有一定思维梯度的研究性、探究性和学科综合性的作业。

(五)科学布置作业

1教师要依据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合理布置书面作业、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实践等多种类型作业.

2课后书面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为主,提倡教师布置作业前试做学生作业,并加以筛选和整合,杜绝不加选择地成册布置作业。原则上要随堂布置作业,把握好重点、难点,精选作业内容,增强作业的层次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以确保作业难度水平与国家课程标准一致且数量适当。

3要综合考虑作业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实践性作业,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性作业,也要有选择性、差异性的个性作业,可探索分层布置作业,分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要积极探索作业的高效性。

4提倡将家务劳动、综合实践及体育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内容,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

5要规范作业布置方式,严禁使用微信、QQ群布置作业。作业应当堂布置,严蒸使用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和审核的教育类APP布置作业。 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也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让家长代为布置作业。

6要落实教师主体责任,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不得将家长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7要严格执行“一科一辅”,严禁以套题、练习册代替作业的现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提供的教辅目录选择教辅资料﹐教师不得将练习册、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

8.学校要规范使用微信群、QQ,不得在群里发布学生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批评表扬、拉票评比等。

9.强化家校合作﹐严禁“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班主任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作业观,科学适度进行课外兴趣拓展、能力培养。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指导,做好日常宣传工作。

 (六)规范作业批改。

1.教师批改作业要工整规范,讲评要准确详实,反馈要靶向精准,全面分析学情,及时查漏补缺,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做到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探索课堂作业互评互改,指导学生及时订正作业。

2.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有鼓励性批语。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学校和教师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

3.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

 (七)强化作业分类指导

教师要分类对学生加强学业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要特别关注不能正常完成基础作业的学生,为他们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学习时间,加强自我管理,主动独立及时完成作业,不敷衍、不抄袭。

(八〉严格实行无作业日制度

每周三为无书面家庭作业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课外阅读、动手实践等有意义的活动。

(九)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引导家长不额外安排书面作业

1.教导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敷衍,不利用网络手段下载作业答案,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2. 德育处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孩子教育,承担孩子在家学习的监管义务,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养成主动独立认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开展适宜的课后锻炼,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注重培养健康的兴趣特长。坚持家校协同共育,不额外给学生安排书面作业,避免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十〉严格落实作业批阅责任

  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阅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在作业上签字。

   (十一〉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教研室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课堂上努力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2研究指导作业

教研室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统筹纳入教研和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制定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和辅导能力,将作业设计、实施与指导能力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考核指标;

3依靠集团校以及本校年级骨干教师,加强优质作业资源研发和选用,开发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相配套的练习,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库,推动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十二)督导监测作业

1.制定作业布置、批阅、检查具体细则,并作为考核指标(落实备课组长每周检查1次,教研组长两周检查1次,教导处一月1次)。

2.建立作业管理监测督导机制,制定作业监测指标,加强对学校作业管理的日常检查、效能监测和督导,发布作业监测报告,将作业管理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并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畅通社会反映渠道,引导学生家长共同监督作业情况,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3学校将面向家长、学生、教师开展不定期地随访或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作业布置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十三).采取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

 三、 作业管理负面清单

1 作业布置不超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阶段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节假日学生每天的书面作业总量不得高于平时作业量的要求。

2作业安排不随意

教师布置作业应避免“一刀切”,不布置机械重复性等低效作业,不布置与教学实情和课程标准不符的作业,不得要求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

3作业批改不敷衍

教师不得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坚决杜绝作业只布置不批改、作业批改方式随意、作业评价方式单一或无针对性的现象。

4作业批改不推诿

教师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5作业监管不缺位

教导处不得缺失作业监管督导、培训指导职责,不得忽视作业管理主体责任,不得缺失教研、统筹、检查和反馈环节。

四、“作业新规”      

1 作业≠ 书面作业

2不同学科不能简单采取布置书面作业“一刀切”的方式,作业布置的形式应更加多样化,要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真正既能巩固所学,又能对学习充满兴趣

3教师要负起设计、布置、检查、批改作业的责任,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4作业批改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工作量的重要指标。教师每天用在批改作业的时间不应低于授课时间。作业批改是督促学生完成必要练习的重要方式,是师生情感交互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应全批全改并倡导面批面改,以达成深度交互。作业批改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渠道,是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信息。

5教师要准确统计单个题目整体与每个学生全部作业完成情况,精准分析学情。作业批改是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备课时应对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补救措施,做好新旧知识衔接。

  6教师做好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管理,前提是必须“先学后教,分层教学  搞好堂堂清 日日清”,做到堂堂清,必须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效率。

  7. 构建高效课堂,打造魅力课堂,实现智慧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