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童话剧的排演工作中的初排细排

(2010-06-10 11:55:00)
标签:

杂谈

分类: 走进童话

    浅谈童话剧的排演工作中的初排细排   

 

二、细排阶段

小演员的认识和了解剧本与角色,目的都在于体现,在体现的过程中,小演员对角色的认识会进一步的加深。这一阶段,对小演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使自己的角色从“心象”转化为“形象”,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中,小演员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对角色的认识,完善自己的表演,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排演,要能够做到“化身成为角色”,以便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时,能够真正地完成舞台角色形象的表演。

1.         一次不断丰富、修改、追求、完善的进程

通过细排,小演员在导演的帮助下,更进一步深入地理解剧本,更准确地把握住角色,更细致、更具体地体会到角色的内心生活并创造出角色的情绪,同时还要运用形体与语言的表现能力。并在排练中逐步地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2.         形体动作是言语动作的基础

表演中两大重要元素,一是动作,一是交流。语言动作的能力是在生动的交流过程中获得的。生动的交流过程中,语言成为影响对手的重要必需手段。这种情况下,语言动作决不能脱离形体动作。小演员要学会从形体动作中产生语言,并将形体动作与语言动作与形体动作不可分割的联系。实际上,形体动作不仅与言语动作同时存在,而且总是出现于语言说出之前。如果说出“您好”之前没有看出或者感觉到向谁问好,也就是没有完成准备性的基本地形体动作,基础不可以说“您好”。语言超越于动作之间,就会破坏天性的规律,语言行动就会被机械刻板的说话所取代。

3.         语言的性格化

这既是台词的重要技巧,也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艺术分为几个层次,首先是字正腔圆、清晰、动听;再就是语言的真实性;然后是性格化。剧本的角色的性格、其性格语言还都是文字的,只有通过小演员的表演才具有形象感、听觉感。首先是声音的运用。声音是语言的载体,任何一个人的语言总是要通过声音才能够传达出来。但是,每一个人的声音都不会完全是一样的,有的人声音明亮,有的人声音低沉,有的人声音虚弱。演员在体现角色时,就要想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说话时他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考虑角色的声音时,当然要从角色的性格特征出发,尽可能地利用声音的特点来展现出角色的性格。应该注意从角色的外形特征、经历等诸多方面去考虑。例如一个外形很魁梧的角色,在声音处理上最好还是运用浑厚的中音。

4.         掌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速度

语言的节奏是语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强弱与间歇,以及语言的快、慢、缓、急、强、弱、顿、挫等变化因素形成的律动现象。语言节奏是内心节奏的外部体现,它取决于内心节奏的高低、强弱、急缓。角色的内心节奏与语言节奏一般情况是一致的,但是特定规定情境下会出现内心节奏紧张强烈,而语言节奏平稳舒缓。节奏与语调一样,在表现角色的具体思想情感变化时同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语言节奏是指语言的快、慢、缓、急、强、弱、顿、挫等变化以及语言的内在节奏。一般来说,在心情沉重时说话的速度就会放慢,节奏也就会比较沉滞,语调上就会凝重一些;反之,当一个人兴高采烈时,语言的速度往往就会快速一些,而节奏也就会轻快一些,语调上必然也就会跳荡一些。语言的速度节奏,一方面可以体现出角色心理上的变化,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着小演员的情绪体验。当小演员真正精确地掌握住了角色在某一时刻中语言的速度节奏时,往往就会促使小演员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