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幼儿独处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养成研究

(2011-09-26 05:31:10)
标签:

杂谈

 

 

大班幼儿独处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养成研究

 内容摘要:《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它再次明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基于对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养成研究,我申报了市级“十一五”立项个人研究课题——《大班幼儿独处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养成研究》。

   关键词:大班幼儿     独处时自我保护意识   独处时自我保护能力   养成     研究   

 

    近年来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因此,作为教育部门、幼儿园、教师、家长、幼儿在安全问题上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就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而言,随着他们的身体运动能力和认识理解能力的增强,他们更爱探索、好操作,大部分时间里虽然有成人看护着,但总会有独处的时候,由于年龄小,自我保护的经验和能力都缺乏,及对事物的判断力差,再加上独处时有可能遇到意外的紧急事件,用以前简单地告诉孩子遇上意外不要惊慌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教育,使幼儿意识到独处时潜在的危险,避免其发生,及教给幼儿遇到意外时如何处理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基于以上考虑,我申报了市级“十一五”立项个人研究课题——《大班幼儿独处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养成研究》。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强化大班幼儿独处时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安全的行为方式呢?我根据自己两个多月的活动开展,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与途径:

一、整合各科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整合各科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接受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的自我保护知识,是我们对大班幼儿进行独处时自我保护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例如:在认识危险的火时,我设计了科学——“灭火小实验” 、社会——“消防灭火队” 、健康——“失火了怎么办?”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火势的灭火的简单方法,体验火灾的危害,教育幼儿怎样保护好自己。还开展“保护自己办法多”、“小小安全员”等类似主题活动,在系列活动和游戏中,小朋友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安全自救的方法和技能,愉快的获得了独处时自我保护的感性知识,并得到了具体的操作技能。

二、设计较真实的生活情景,获得独处时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是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知识和方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当门铃响时”,我通过请幼儿熟悉的与不熟悉的成人扮演多种角色,如最亲近的家人、亲戚、父母的同事、修理工、送货的,并准备丰富的道具,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每当一个场景开始过程中,我都会暂停一会儿,让小朋友分析讨论这时你怎么办?幼儿情绪高昂,积极参入分析讨论,主动的获取了知识,并且印象特别深刻。最终,孩子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得到以下答案:1、先从猫眼或窗口看;2、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告之;3、若是爸妈也不知道的,就假装家中有大人,拖延时间。这说明他们已具有了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自我保护。

三、创设环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是迁移默化的,幼儿能自然的接受,印入脑海,增强意识。我充分利用墙角和各区活动角,如绘制图片:打雷闪电时怎样做、不碰电线和开关、不把异物塞入五官等,将这些图片布置在墙上,定期更换。教师可随时引导小朋友观察:图上讲了什么事?说了什么道理?创设“电话吧”,让幼儿知道紧急号码的作用、如何拨打及怎样讲述;另外在班内设“小药箱”,里面备些棉花、纱布、创可贴等,让幼儿认识名称,知道用法。

四、在园各种活动中培养幼儿独处时自我保护意识,训练自我保护行为

(一)、参观活动。

   如:带幼儿参观消防队,请消防员叔叔讲灭火的知识和着火了如何保护自己;带幼儿参观马路交通,在活动中,小朋友会发现“那个人不走横线” 、“那个人闯红灯了” 、“那个叔叔怎么跨越栏杆?”这说明他们能明辨是非,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这种形象的现场教育,更易被幼儿接受。

(二)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向幼儿训练安全自救的技巧。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们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救技能训练。可以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资料,创设“警察岗亭,公共汽车,救护中心,消防大队”等区角,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悟到交通安全规则、火灾或生急病的报警电话和抢救方法。再如:针对幼儿对“警察叔叔”的崇拜心理,开展角色游戏《110》,让幼儿扮演他们警察,使之懂得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帮助,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又如,在开展表演游戏《怎么办?》中创设一些情景:“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么办?”“遇到火灾怎么办?”、“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怎么办?”、“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怎么办?”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同时组织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随机教育、有针对性的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如:一个小朋友鼻子出血了,大家都很紧张,我马上让出血者坐下,细心的给他止血,并安慰他:“不要怕,血马上就会止住的。”全班小朋友都看了我处理这件事的全过程,于是事后讨论中我提出问题:“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鼻子出血了,你会怎样做?”因为有了刚才的观察,幼儿都有了办法:1、先坐下打电话告之大人;2、用软纸止血;3、将毛巾用冷水打湿毛敷额头。一个偶发事件,让幼儿学到了处理外伤的方法。这类的事情很多,“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么办?”、“打雷闪电时怎么办?”“怎样安全的用笔写字画画”等等,在一切活动中我们都要随时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四)在孩子中开展论坛活动。

每天安排十分钟时间,开展“安全小卫士”活动,请当天的安全小卫士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户外活动时,怎样才能保证安全?遇到和家人走失时应该怎么办?独自一人在家时如何保证安全?。。。。。。让孩子们共同探讨,得出避免发生危险的有效措施及更适合他们独处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创设展示空间——让孩子尽情展示安全教育成果。

活动结束后,为孩子提供展示自己所获安全知识的机会和舞台。让孩子把习得的技能,获取的知识、得到的经验等,尽情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不定期地开展诸如“幼儿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习”等活动,让孩子在参与中更加注重自我保护。

五、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自我保护教育活动的基础。

   积极开辟家园相互交流的稳定阵地,就此,我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园互动栏”,鼓励、引领家长撰写有关幼儿安全教育、意外伤害等方面的文章,并通过交流,拓宽、提高家长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视野和水平。

   还通过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开放、展板等各种活动,让家长逐渐改变旧的观念,减少包办代替,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这是我们进行自我保护活动教育的基础。

六、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开拓更广阔的安全教育阵地

可以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发动社会的力量,搞好安全教育。如请消防队员、警察、医生、交警、电工等来幼儿园,给孩子们宣传安全知识;带领孩子们到消防局、医院、警察局等单位进行参观,了解更多的自护措施。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只靠教师和保教人员的外在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各种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对幼儿时时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形成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建立安全行为的动力定型,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更好的保证幼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学前教育.200705

2、王淼.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早期教育.200610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