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石存草】从贾政任学政看程高本《红楼梦》的“改嫁”本事
(2019-10-09 18:55:56)
标签:
贾政学政红楼梦金玉缘改嫁 |
通行本《红楼梦》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第5段讲贾政叫宝玉到内书房里,问他上学两个月了到底开了笔没有,宝玉说做过三次了,于是贾政叫把稿儿取来给他瞧。看到第三艺《则归墨》时,贾政看稿儿破承倒没大改。破题写的是:“言于舍杨之外,若别无所归者焉。”第二句是:“夫墨,非欲归者也;而墨之言已半天下矣,则舍杨之外,欲不归于墨,得乎?”感觉比较满意,于是,“贾政道:‘
细细看贾政的话,其中“前年我在任上时,还出过《惟士为能》这个题目。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令人很感兴趣。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政都做了什么官呢?为什么他在家辅导儿子的时候会讲到自己任上给童生出题的例子?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通过冷子兴之口介绍:“次子贾政,自幼酷喜捕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说:“这年贾政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是日拜过宗祠及贾母起身,宝玉诸子弟等送至洒泪亭。”
学差也就是学政,俗称学台。明清两代学政为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之官。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凡有兴革,会总督、巡抚行之。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三年一任,任内各带原品衔。官员从各部院侍郎(从二品)、京堂(大理寺、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等等,为三品或四品京官)、翰林院修撰编修侍读侍讲(五品或六品)、科(即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正五品)、道(即都察院十五道监察御史,从五品)、各部院郎中(正五品)、等中由进士出身者简用。因此各省学政并无固定品级,若以侍郎而授学政即为从二品,以郎中授学政者即为正五品,唯其必须是两榜进士出身。可见贾政是学政。贾政说他在任上出题,那一定是指学政任上了(工部员外郎不管考试)。
这里问题来了!当学政明明要求必须是两榜进士出身,可《红楼梦》中贾政仅仅是“原欲以科甲出身的”,并没有进士身份,仅仅因“皇上因恤先臣”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 令其入部习学,充其量是个“员外郎”而已,怎么可能去当学政呢?世界名著《红楼梦》中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荒谬的错误呢?!
单但看程高本你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但是,如果比对2004年河北农民李玉发布到国学网站上的祖传署名西楼居士撰的《金玉缘》来看,你会恍然大悟!
与通行本《红楼梦》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对应的是《金玉缘》第七卷《初提亲玮兄试文字 又结怨才弟探惊风》。两者除了人名替换外,只有四五处程高本多了总共三五句无关痛痒的闲话,重要的不同就在上引贾政的话,原来《金玉缘》上面是这样写的:
吴礼点点头儿,因说道:"这也并没有什么出色处,但初试笔能如此,还算不离。当年我在家学里读书时,师父还出过《惟士为能》这个题目。那些小学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你念过没有?”
列位看官请注意:这里对应贾政的吴礼说的是“当年我在家学里读书时,师父还出过《惟士为能》这个题目。”这是一个老父亲拿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来给自己刚上学的亲儿子举例子,并且说的题目是自己当年的师父出的,就像现在自己儿子的练习题目是自己师父出的一样。这样摆事实,讲道理,不是自然贴切的吗?不是比贾政拿自己任上的事情和儿子说教更合情合理吗?
再看《金玉缘》中,对应《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吴麒麟(吴玮)是第一次上家学,以前都是疯玩,什么都不会,也不会写什么诗词对联,上学后,启蒙老师就是从最基本的教起的,慢慢的学习做八股文,以便参加将来的科举考试,所以回目就叫“玮兄试文字”。但程高本《红楼梦》84回“试文字宝玉”虽然学习内容一模一样,但是细想古怪了!不合符教学规律。因为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宝玉已经是诗联老手,显然不想刚上学的样子,应该是比秀才的水平还要高了,怎么可能在84回中又从头学起?
带着问题,我们再看看《金玉缘》中对应贾政的吴礼究竟是做什么的。查《金玉缘》第一卷《无生计史飞卖亲女 有法门黄化升府官》有清楚介绍:“岳鼎道:‘这定公府的大老爷姓吴名礼,表字德辉,世袭一等忠义将军。二老爷名吴智,官拜工部员外郎,乃小女岳茗筠(对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姨父。’”
再比对《红楼梦》和《金玉缘》中另外两处提到贾政任学政的文字,或许更有助于弄清真相。
第一处是《红楼梦》第八十五回《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中北静王对宝玉说令尊翁那段与《金玉缘》第八卷《居京畿吴智升官职 走异地董鹏打死人》相应文字:
《红楼梦》是这样的:
“北静王吩咐太监等让在众戚旧一处好生款待,却单留宝玉在这里说话儿,又赏了坐。宝玉又磕头谢了恩,在挨门边绣墩上侧坐,说了一回读书作文诸事。北静王甚加爱惜,又赏了茶,因说道:‘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他陛见时,万岁爷也曾问过,他也十分保举,可知是令尊翁的喜兆。’宝玉连忙站起,听毕这一段话,才回启道:“此是王爷的恩典。吴大人的盛情。’”
原来《金玉缘是这样写的:
“升平王甚加爱惜,又赏了茶,因说道:昨儿巡抚汪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在京为官,一力替圣上分忧,不曾有些许差池,实乃吾辈之典范。又说令叔二老爷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他陛见时,万岁爷也曾问过,他也十分保举,可知是尊府的喜兆。 麒麟连忙站起,听毕这一段话,才回启道:此是王爷的恩典,汪大人的盛情。”
比对发现,《金玉缘》中大老爷吴礼职位是忠义将军,二老爷吴智才做过学政。但《红楼梦》程高本将学政的差使给了弟弟贾政(对应吴礼),所以将《金玉缘》中原来麒麟(对应宝玉)令尊翁(父亲吴礼,对应《红楼梦》中贾政)“在京为官,一力替圣上分忧,不曾有些许差池,实乃吾辈之典范。”等语全部删除了。
《红楼梦》第一零七回第一段是这样的:
话说贾政进内,见了枢密院各位大人,又见了各位王爷。北静王道:“今日我们传你来,有遵旨问你的事。”贾政即忙跪下。众大人便问道:“你哥哥交通外官,恃强凌弱,纵儿聚赌,强占良民妻女不遂逼死的事,你都知道么?”贾政回道:“犯官自从主恩钦点学政,任满后查看赈恤,于上年冬底回家,又蒙堂派工程,后又往江西监道,题参回都,仍在工部行走,日夜不敢怠惰。一应家务并未留心伺察,实在糊涂,不能管教子侄,这就是辜负圣恩。亦求主上重重治罪。”北静王据说转奏,不多时传出旨来。北静王便述道:“主上因御史参奏贾赦交通外官,恃强凌弱。据该御史指出平安州互相往来,贾赦包揽词讼。严鞫贾赦,据供平安州原系姻亲来往,并未干涉官事。该御史亦不能指实。惟有倚势强索石呆子古扇一款是实的,然系玩物,究非强索良民之物可比。虽石呆子自尽,亦系疯傻所致,与逼勒致死者有间。今从宽将贾赦发往台站效力赎罪。所参贾珍强占良民妻女为妾不从逼死一款,提取都察院原案,看得尤二姐实系张华指腹为婚未娶之妻,因伊贫苦自愿退婚,尤二姐之母愿结贾珍之弟为妾,并非强占。再尤三姐自刎掩埋并未报官一款,查尤三姐原系贾珍妻妹,本意为伊择配,因被逼索定礼,众人扬言秽乱,以致羞忿自尽,并非贾珍逼勒致死。但身系世袭职员,罔知法纪,私埋人命,本应重治,念伊究属功臣后裔,不忍加罪,亦从宽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贾蓉年幼无干省释。贾政实系在外任多年,居官尚属勤慎,免治伊治家不正之罪。”贾政听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及,又叩求王爷代奏下忱。北静王道:“你该叩谢天恩,更有何奏?”贾政道:“犯官仰蒙圣恩不加大罪,又蒙将家产给还,实在扪心惶愧,愿将祖宗遗受重禄积余置产一并交官。”北静王道:“主上仁慈待下,明慎用刑,赏罚无差。如今既蒙莫大深恩,给还财产,你又何必多此一奏。”众官也说不必。贾政便谢了恩,叩谢了王爷出来。恐贾母不放心,急忙赶回。
而《金玉缘》第三十卷原来是这样的:
话说吴礼进内,见了枢密院各位大人,又见了各位王爷。升平王道:“今日我们传你来,有遵旨问你的事。”吴礼即忙跪下。众大人便问道:“你兄弟交通外官,恃强凌弱,重征粮米,办事不力;奸骗良民妻女,不遂逼死等事,你都知道么?”吴礼回道:“犯官蒙主上隆恩,得袭世职,自思上有天子威慑,下有祖宗余泽,谅必不致生事,因此每日不过剪花修竹,会客望友,诵经读史而已。一应家务并未留心伺察,实在糊涂,不能管教兄弟子侄,这就是辜负圣恩。亦求主上重重治罪。”升平王据说转奏,不多时传出旨来。升平王便述道:“主上因御史等参奏吴智工部任职之初交通外官,恃强凌弱。据该御史指出兴义州互相往来,吴智包揽词讼。严鞫吴智,据供兴义州原系姻亲来往,并未干涉官事。该御史亦不能指实。惟有在外任期间,重征粮米,收受钱物是实的,然系被属员蒙蔽,究与贪官污吏有间。今从宽将吴智发往台站效力赎罪。所参吴信奸骗良民妻女不从逼死一款,经死者钟青之未婚夫袁南绅陈述,是实,然已无物证。再钟丝自缢掩埋并未报官一款,查钟氏实系因其妹已死,恐娘家人不依,所以自尽,并非吴信逼勒致死。但身为武职官员,罔知法纪,私埋人命,本应重治,念伊究属定公之子,不忍加罪,亦从宽革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吴廉年幼无干省释。吴礼身系世袭职员,治家不正,致使兄弟子侄生事,念系渊妃之兄份上,所以只削去世职,并加恩令代弟职在工部行走。"吴礼听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及,又叩求王爷代奏下忱。升平王道:“你该叩谢天恩,更有何奏?”吴礼道:“犯官仰蒙圣恩不加大罪,又蒙将家产给还,实在扪心惶愧,愿将家父遗受重禄积余置产一并交官。”升平王道:“主上仁慈待下,明慎用刑,赏罚无差。如今既蒙莫大深恩,给还财产,你又何必多此一奏。”众官也说不必。吴礼便谢了恩,叩谢了王爷出来。恐权太君不放心,急忙赶回。
这段重要的异文比对,几乎暴露了程高本的老底。程高本因为要和前面贾政当学政对接,所以将吴礼的陈述全部串改,编造出本来没有的钦点学政、查看赈恤、堂派工程、江西监道、回都工部行走等履历(这些东西在《红楼梦》根本没有描写,仅见此处)。本来《金玉缘》中是弟弟吴智(对应贾赦)吴信(对应贾珍)和侄儿吴廉(对应贾琏)犯了重征粮米,收受钱物(程高本改为夺石呆子的扇子等)和奸骗良民妻女不从逼死(程高本改为尤二姐尤三姐故事)的大罪行,所以问吴府(定公府)大老爷——世袭一等忠义将军吴礼“身系世袭职员,治家不正,致使兄弟子侄生事”之罪,被程高本改为令人莫名其妙的皇上问罪贾府的荣国府二老爷贾政了。
综上所述,细细比对多处程高本贾政的话和《金玉缘》吴礼的话,可见吴礼的话与《金玉缘》本身前后文并不矛盾,情节合理自洽,用语亲切自然,是原生文字。程高本中贾政的话,不但突兀不自然,不合理,明显牵强附会,胡编乱造,是套取《金玉缘》文字稍加剪刀浆糊整出来的东西。
以前的人没有《金玉缘》可以参看,更不说有2008年才横空出世的赵藏本何莉莉传述后二十八回文字可以比较研究,所以虽然很多人(比如俞平伯、周汝昌等)很早就认识到《红楼梦》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不是一回事,不是一个人手笔,但认为是高鹗续写的。现在有了铁证,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出版《红楼梦》时,都已经把“高鹗续”的署名去掉了,改成“佚名续”。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进一步的深入比对相关文本会发现,原来这个“佚名续”也不成立。这个《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程高修改《金玉缘》后四十回后嫁接到《红楼梦》前八十回上的东西。我们一直来读的通行本百二十回《红楼梦》其实是半部《红楼梦》半部《金玉缘》。《红楼梦》是世界一流的,程高二君“改嫁”功夫也是世界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