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妆潋滟】繁华录

(2012-11-22 17:51:43)
标签:

杂谈

马王堆

审美标准

仕女

转折点

分类: 汉妆潋滟
【博主言: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做了五年的人物造型,今日是2012年11月22日,不知道再过一个月我还在否?世界还在否?开个玩笑【汉妆潋滟】繁华录只要地球还在转动,我还在呼吸,我想我会继续做我该做的事情。首先我是一个追求古典美的女孩子,其次我是一个造型师。说真的,我把这份热忱当作了人生的事业,人活着总该做些事情,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说过会出一本好的书籍,我就会去做,说到做到是我的人生信条,但是我不会为了做而做,跟几个好朋友商量,有一个朋友说的不错“要做就要是精品,不急,用几年的时间都不急。”我觉得她的话是对的。没有别的,为自己负责也为别人负责。明年是我的人生转折点,我想我会更加的沉淀,在此想总结下以往的作品,作为12月献给自己的礼物【汉妆潋滟】繁华录。】
 
 【春秋战国】
【汉妆潋滟】繁华录
(战国时期造型)
其实在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给自己化妆了,妇好墓出土的玉杵上就粘有红色的粉末,说明那个时候妇女就有往脸上抹腮红的习惯,更有玉质的发簪,簪头的形状花纹多种多样。到了春期战国时期,就更为的丰富了。战国楚墓出土的佣上还有像雀斑一样的面靥。
 
【汉】
【汉妆潋滟】繁华录
(西汉早期造型)
到了西汉,眉毛的形状也多了起来,长眉、蛾眉、远山眉等等。人们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连男性也会涂脂抹粉。西汉时期常见的发髻都比较低,以西汉阳陵为例子,出土的女佣多为椎髻,且眉毛细长,眼睛也细长,嘴唇偏小。
【汉妆潋滟】繁华录
    (非复原照片-其实跟上图是同一个人)
我们在做影视类的造型,会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但是我是希望不要太脱离古代原有的东西。有人一直在疑义汉代的唇形,会觉得那是日本女性的唇形,其实不然,阳陵出土和马王堆出土都依稀可见一二,另日本女性的唇形形状跟我们古代的小唇形状是不一样的。
 
【唐】
【汉妆潋滟】繁华录
    (唐代仕女造型)
到了唐代,女性的妆面更加的多样,特别是“红妆”,我们所说的“红妆”可分为:酒晕妆、桃花妆、节晕妆、飞霞妆。另外眉形也很丰富,有柳叶眉、月眉、阔眉、蛾眉、远山眉、青黛眉、八字眉、啼眉、桂叶眉等。除了眉毛种类繁多,唇形和花钿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
【汉妆潋滟】繁华录
    (仿五代簪花仕女图)
那么在唐代发型也是有很多种类的,以高髻居多,常见的有双(单)刀半翻髻、朝天髻、螺髻、惊鸿髻、抛家髻、百合髻、双环望仙髻、簪花髻等。由于发型多变,因此发饰也很多。
 
【宋】
【汉妆潋滟】繁华录
    (北宋时期造型)
宋代的整体风格都比较雅致,妆面也比较的典雅,不似唐代那样的夸张。宋代流行的趋势受南方风俗的影响,渐渐地偏向柔和和秀气,无论是眉形还是其他。
【汉妆潋滟】繁华录
(南宋时期造型)
   
南宋整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向南移了,妆束上相比较北宋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发型上更加地突出了南方的小家碧玉的特色。
 
【明】
【汉妆潋滟】繁华录
   (明时期的一种造型)
   明代受元朝的影响比较的大,很多其实已经偏离了汉族传统的审美标准。我各人并不是很喜欢袄裙风格的造型,褙子和襦裙还是能接受的,这其实也是我迟迟未做狄髻造型的原因之一(纯粹是各人审美喜好问题)。明代的发型最喜爱的就是“一窝丝”和“牡丹髻”,这在明代画家唐寅的人物画中经常能看到。另清代的《雍正四妃》图中妃子们的发型也沿用了明代的风格,其实在清代前期,女子的造型并不是像影视剧里面顶着个旗头拖着个燕尾。
 
注明: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不一定百分百正确。另,如果出籍,凡微博上、博客中出现的作品均不会再次使用,我有洁癖,宁愿折腾自己。【汉妆潋滟】繁华录祝自己身体健康,神经粗条,开开心心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