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之余香】女儿多娇

(2012-07-04 11:22:26)
标签:

孟丽君

花木兰

刘兰芝

文化

分类: 墨之余香
一直都很喜欢“孟丽君”的故事。“孟丽君”是清代弹词作家陈端生《再生缘》中的女主人公,陈端生是杭州人,故居位于南山路柳浪闻音对面,每次路过总想进去瞧瞧这个才女生前的一些蛛丝马迹,但每次总是退缩,原因是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陈端生不甘寂寞和平庸,毕竟心比天高,一心想为天下女子鸣不平,便有了说真实不真实说虚无又不虚无的“孟丽君”。若按弗洛伊德的理论“文学是作家的白日梦”,那么这孟丽君出将入相的传奇也不妨可以看做是陈端生的“白日梦”。
孟丽君是美丽与智慧的化身,她是一个奇女子,兴百废平藩王,文治国武安邦。从一个涉世不深的闺阁女子一跃成了当朝宰相!这是何等得奇举!在作者的笔下,女主人公成就了很多痴梦女子的梦,不出二门却在精神世界里登峰造极,叱咤风云。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汉代和其后南北朝的乐府诗歌中有许多女子,多是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就连那个采桑的小女子秦罗敷,还敢大大方方地取笑知府大人。作为女子,她们的地位远没有后来的女子低下,怪就怪李后主,写得一手好词也就罢了,偏迷上了宫女们刻意“步步生莲花”的小脚,其后掌权的男人们便以小脚为美,中国古代女子从此走不出大门,所剩的,只有在深闺里绣绣花做做针线活。
陈端生的孟丽君虽出生于簪缨之家,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但终究有一颗坚硬的心,巾帼不让须眉,硬是把偌大的一个王朝戏弄了一回。试想一下,缠了小脚的女子去完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真有几分玄呢!
说到孟丽君,又不得不谈到她的鼻祖“花木兰”。最早提到花木兰的是《乐府诗集·木兰辞》。《木兰辞》是一首北方民歌,在乐府诗中属“梁鼓角横吹曲”,因为是流传的民歌,可以说是老百姓的创作,连一个说得出大名的作者也没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花木兰最初出场的样子,至今三岁小儿也能背出几句来。
花木兰是北方人,南北朝又是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战事频繁。花木兰的姓据说是古代鲜卑族的姓,木兰自然不会久居深闺了,从小骑马习武是颇为可能的。再从木兰织布这一幕可见,她不是一个贵族女子。当可汗大点兵之际,看到“卷卷有爷名”,在“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下,从小就能骑射的花木兰下决心替父从军也就顺理成章了。但花木兰是否有真人,好像在历史上也没有确切地记载,至于这类的女中豪杰除了民间人们善意的想象和虚构,只有到了清末,绍兴出了个秋瑾,喜佩倭刀,着男装,或许是花木兰经过了千年之后的投胎吧。
与《木兰辞》齐名的《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虽不曾金戈铁马,也不曾出将入相,也是个可爱的女性。她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也曾影响了好几代的作家,以至于后来的《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等等,每部作品都能看到刘兰芝的身影。
无论是孟丽君还是花木兰,或是刘兰芝们,且不论是否真有其人,但那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足以让大男子主义的男权们唏嘘不已了。女人可以温如水,也可以烈如火,男人们能做到的事女人也能做到,而女人做的不一定比男人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