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绝唱【短篇小说】

(2015-09-22 17:34:45)
标签:

情感

公社

秦腔

冥纸

宣传干事

分类: 短篇小说
绝唱{短篇小说}
         这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房屋依山坡下临水,对面还是山梁沟峁之地,沟台坡硷的地块集中或分散种植着一些小麦、玉米、洋芋、胡麻、莜荞之类的农经作物,山顶河谷有杨柳榆槐和松柏野梨山杏树木的生长存在,春夏之际山花遍野群芳争艳,山村不大,有五六十户人家,土墙瓦舍,山民淳朴,鸡犬相闻,环境优美,大有世外桃源之图景。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乡民依旧以农耕经济为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过包产到户的政策使村民劳动热情和主动积极性空前高涨,解决温饱毕竟是切身口腹需要。村里有女孩名叫翠玲的比较出类拔萃,人长得心疼秀气,清丽不俗,虽文化程度不高,仅上过小学五年级,因父母出山劳动,她在家中看护弟弟而辍学,但她心灵手巧,女红针线在行,绣花纳鞋手艺也不错。特别干家务做茶饭,在本村同龄女孩中更是首屈一指,一方面在于母亲调教有方;另一方面在于本人的聪惠勤学,她的手工长面擀的极好,面柔韧而细长,嚼起来很地道有筋骨,面上放的炒菜是山野采摘的小蒜和菜瓜蔓条上的葫芦花,滴上胡麻油一炒便香气四溢,面熟后放入炝锅的苦苣酸浆水再调入红油辣子,吃起来便口舌生津,胃口大开,吃一碗还想再吃两碗。当时村里的老人有极为恰当的比喻形容,他们说:“翠玲这女子擀的面好吃,下在锅中千条线,捞在碗里赛牡丹,客人能吃七八碗,说到州城夸到县,能吃上这娃一碗饭是口福哩”!家中来了远处的亲戚或者公社干部,她在自家的菜园采摘一些青椒或黄瓜,热炒一个青椒鸡蛋,凉调一个蒜泥黄瓜,用来配佐长面饭食,这便是极好的美味佳肴了。所以吃过她的面食的人都赞不绝口,她做饭好的手艺名声不胫而走。但她还有另外一个优点长处,就是她的秦腔戏唱得好,那几年市场搞活艺术复兴,作为土生土长的秦腔戏剧,本身就有父辈们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熏陶,再加上她被选送到县秦剧团参加了两期培训,又受到专业女演员悉心扎实的指导培训,演技就更高一筹。她演的旦角扮相俊俏,峨眉耸翠,妩媚清丽,娇憨活泼,顾盼生姿。她的演唱吐字轻巧,行腔委婉,韵味醇厚,缠绵悱恻,跌宕起伏,戏台之上脚下步履如同行云流水,一袭水袖舞得美轮美奂,舞得花团锦簇,衣袂飘舞,似凌波仙子,如空谷幽兰。剧情喜笑悲怆之间,动作表情引人入胜。秋季农忙结束,公社组织秦腔会演比赛,各村名次排前者,可推荐去县政府前广场舞台演出,于是本村接到演出任务便抓紧排练,村里推选二十出头的翠玲担任主角,在本公社演出中排列第一,之后便由公社分管文化教育的张副主任和宣传干事组织带队,去参加县上组织的各公社参加的秦腔文艺调演。

      到县城经过短暂安顿休整住下来,然后由各公社的带队负责人去文化局抽签抓条,排列前后演出顺序,该公社的演出被排在第五天下午,在这期间翠玲和队上的其他演员,不仅去学习观摩其他公社的演员演出,而且还在宿舍配合练习改进戏路,在第五天下午正式登台演出,由翠玲主演的经典折子戏《断桥》中的白素珍,本戏《大登殿》中的扮演的王宝钏的出色表演,几乎征服了全场观众,掌声不断好评如潮,连台下坐在第一排有资质阅历,很有挑剔眼光的评委们也都情不自禁交口称赞,为她们演出打出综合评价的最高分,在后来的全县乡村调演前三名竞争激烈的比赛中,翠玲又因为扮演《藏舟》折戏中的胡凤莲以顾盼犹怜哀婉动人的唱腔而一举夺魁取胜。全县秦腔社戏调演结束,由县上主要领导参加举行颁奖仪式,场面隆重而热烈,县委宣传部长亲自为该公社颁发了锦旗和奖牌,也为翠玲个人优秀的表演颁发了奖状,还有脸盆毛巾等物品。带队负责的张副主任和宣传干事高兴异常,兴奋之余张副主任快速地给公社等候音信的书记主任拨打电话通报演出情况,由于演出极大成功书记主任脸上贴金,又有锦旗和奖牌的表彰,书记主任自然高兴不在话下,当即同意批示可在县城饭店点菜饮酒庆贺,费用由公社报销处理。于是张副主任和宣传干事又在县城“一品香”饭店张罗饭菜,吃喝尽兴之后,乘坐由公社派来迎接的拖拉机凯旋而归不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该村有个后生名叫俊生的,从小母亲病故,跟随其父生活,因家庭贫困生活困难,其父没有再续,父子两人相依为命,俊生年龄与翠玲大致相仿,但家境情况确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俊生在本村上过小学,因家中缺少劳力,后来就跟随父亲下地劳动,闲余时间放牧两头耕牛,而且也喜爱读书。随着年龄增长,俊生出落得一表人才,外表清秀英俊,但不善言辞性格内向,从小失母家道困难,衣服缺少缝洗缭补,衣服有时穿得破烂不堪,年龄一大虽有自尊,但自卑心态也很严重。他从内心非常喜欢翠玲,但是一直不敢表白心迹,不敢正视面对翠玲,他只是在劳动或放牛时喜欢远远眺望凝视翠玲的身影,翠玲下地劳动的身影,翠玲担水时一条黑辫子在身后摇摆,身着红底白花上衣蓝褲黑鞋,走路时水桶晃动一摇一颤的背影,还有翠玲端着木盆衣服去河坝浆洗,如戏路中弱柳扶风的身影···。其中有两次俊生在河坝附近草坡上放牛,正好碰遇见前来到河坝浆洗衣服的翠玲,一次翠玲看见俊生衣服后背破了,翠玲说:“俊生,你的上衣后背破了,赶紧脱下来,我给你缝缝”。俊生说:“不了,我回家自己缝缝算了”。翠玲说:“你脱下来吧,还是我给你缝吧”。硬是叫不好意思的俊生脱下来用随身携带的针线进行缝补;一次翠玲路遇俊生,主动向他打招呼,俊生答应着却红了脸吆喝着赶牛落荒而逃,面对翠玲如临大敌一般。

      其实两人清白如洗,并没有故事情节的发生,翠玲从小由父母做主,就订了娃娃亲,婆家是附近公社大队的,对象是军人,在部队服役当兵,家境富裕殷实,日子红火。俊生对翠玲的暗恋只是一厢情愿罢了,也只能是他内心情感世界仓库的秘密空间,性格开朗大方活泼的翠玲并不知晓。后来翠玲的对象复员转业回家了,双方父母通过媒人协商,很快就置办酒席、贴上大红喜字放起鞭炮热闹喜庆的办理了婚事,结婚的那天,翠玲的丈夫推着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车后载着围着红头巾的翠玲,几匹骡马则驮着娘家陪方的嫁妆,浩浩荡荡迎亲队伍一群人簇拥着一对新人,在唢呐吹响的《新娘娇》曲的声乐中,他们欢天喜地在山路上远去了,而痴情痛苦的俊生落魂失魄远远跟随一段路程后,一个人悲伤凄楚无奈走向无人的山圪崂里痛不欲生的嚎啕大哭起来,他心中属于自己有芽无花无果的爱情,也许只有天地知道山谷知道自己知道。

      俊生这娃确实是苦藤蔓上结的苦瓜,翠玲出嫁不久,他的父亲就因为脑溢血,正在地中劳动干活倒下去就再没有醒来,俊生叫人帮忙抬回家就去世了。对俊生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与塌房夜雨,父母离世,心慕的恋人也成了别人的新娘,他孤苦伶仃,形影相吊,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家中已了无牵挂,锁了门户,他就毅然决然外出打工去了,当时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翠玲出嫁原本生活是幸福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翠玲生孩子时是难产引起大出血,孩子是保住了,大人却命没了,她的可怜丈夫看着幼小的婴儿痛断肝肠,伤心落泪直哭得天昏地暗。命运造化弄人,确实有时非常残忍不幸.

      过了几年,俊生却独自回来了,看起来成熟却也苍老了许多,那是临近过年腊月的时节,有人传言说;俊生在外面招赘,当了外地人家的上门女婿,也有了孩子,但女方家老人对他要求非常苛刻,尽管他每年都在辛劳打工,可女方父母仍嫌他挣钱太少,而且还有许多家庭矛盾琐事,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很不开心。但临近年关却回来了,他听闻的最伤情的噩耗是翠玲的死讯,他打扫了院落房屋,去县城购买了一套音响,在屋顶架设了扩音喇叭,简单准备了年货,过年也不走亲访友,也不与村人来往,自己关门闭户,却用录音音响连接喇叭播放秦腔戏剧,秦腔秦声便在全村的上空弥漫荡漾开来,村民仔细聆听,喇叭反复播放的是翠玲生前去县上参加调演表演的秦腔剧目:折戏《断桥》、《藏舟》和本戏《大登殿》,初一至初三每天播放,乡亲知道俊生遭遇不幸心中苦闷,心病还需心医,所以也没有人去问询打搅他,村中只有原来的好友玉成和应祥登门探望他,推开院门房门,只见俊生醉卧在炕上,泪眼婆娑,炕桌上放着两盘剩菜、半瓶酒、一双筷子,桌柜上供奉俊生父母的的冥纸和翠玲的冥纸,桌上蜡烛闪烁,香烟飘渺,有几盘供果,特别还有一个精致的小像框放在桌上,里面有张翠玲在县上舞台演出时的黑白剧照,这是俊生当年进城看戏后,从县城宣传栏版面剥下所珍藏的照片,俊生真可谓是有心有情有意之人。

      初三的黄昏,俊生收拾冥纸香火供果,他提着篮子出门去上坟,先去给父母上坟,再去给翠玲上坟,在坟上他哭得悲哀伤痛,哭得死去活来,但从初四就再也不见了俊生的踪影,俊生再也没有回过家乡,那年扩音喇叭上播放的秦腔,在俊生心中可能是翠玲的再生复活的唱腔,在村民心中却成为翠玲永恒记忆的生死绝唱!!


                                                                           二零一五年九月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