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困生类型、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0-05-09 20:43:00)
标签:

学困生

分类: 论文

学困生类型、成因分析及对策
    “学困生”历来是家庭和学校教育中的软肋,如何解决“学困生”问题历来是每位教师思考和工作的重点,无论教师如何 “提、扶、拉”、父母如何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对其落后状态改变不大。换句话说,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原因可能和我们对“学困生”情况的缺乏了解。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孩子“落后”、“差”的事实,可是孩子到底哪方面落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却并不真正明白。而这才是转变后进生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想解决

“学困生”问题,要采用恰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后进生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稳重内向型。
     
特点:这种类型的学生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勤学不辍、学而无功。这些孩子淳朴踏实、诚实可信,很少违反纪律。他们普遍身体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差,动作缺乏灵活性,同时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常常也弱于其他儿童,自卑心理较重。
    
成因:这些孩子由于未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或在幼儿期各种学习能力未能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又未能被家长及时发觉加以弥补,故而入学后学习总比别人慢半拍,很快成为后进生。

    对策:这类孩子往往经历过太多的失败,内心充满痛苦,所以我们首先要真正走近他们、关心他们,详细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细节,分别找出其问题所在,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一套科学实用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并制定出具体的学习计划。其次,要鼓励他们多参加跳绳、踢毽子、原地旋转等活动,促进孩子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老师与家长要为其寻找到一个成功的突破口,帮助他们重塑自信,鼓起重新再来的勇气,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天真幼稚型。
   
特点:这种类型的学生大多行为举止可爱有趣,语言天真、不思学习,从不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老师和家长的批评、鼓励很难触及其内心,这些孩子大多心理年龄小、思想简单幼稚,,生活和学习中多小错,属于让老师和家长又爱又恨的孩子。    
   
成因:此类学生其家长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因此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或者家长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无暇进行管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对孩子过于娇惯,凡事包办,使孩子失去很多锻炼的机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较差。
   
对策:家长应和老师密切配合,采用从知识、心理、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予孩子教育,具体做法如鼓励孩子独立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不遮掩不护短,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孩子交流。

    三、缺少家庭温暖型。

特点:此类学生无论身体、智力均与其他孩子处于同一水平,思维、语言、动作、生活自理等各项能力均表现正常,但学习成绩很差。不同的是这类孩子往往受社会不良习气沾染,常有说谎、骂人、欺负小同学、打架等坏习惯,且较难教育。
    
成因:父母离异,生活在单亲家庭,从小缺乏父母之爱,心灵受到过严重创伤,形成偏激的性格;家长的错误思想、来自教师、学生的鄙视和嘲笑。
   
对策: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对于这样的孩子,靠老师和父母单方面的努力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我们应加强家校联系,搞好协调配合,其次要加强正面教育,对其闪光点多肯定多鼓励,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这样的孩子最需要别人的关怀和理解,因此教师和父母要走进孩子心灵,给他们提供真正的关怀与帮助。这类孩子的行为反复性较强,因此教师和父母在帮助孩子进步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科学的方法。
    
四、习惯型

   特点:对学习缺少认识,怕苦、怕累、怕难、贪玩、不愿动脑,简单的自己做,难度大一点的或抄或等老师讲。解决问题缺少毅力,不愿坚持。有些学生成绩不由自主下滑。

成因: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时家长会教帮做,养成不愿动脑动手习惯,思维能力拓展不开,认知能力差。
   
对策: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注意力,端正不良归因倾向。培养独立意识和思维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习和生活同等重要,都是锻炼提高能力的机会)

    正如人的疾病千差万别一样,学困生的类型和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各方面进行考察,找出学生的“病因、病根”,对证下药,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