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器人可以自己繁育了,你怎么看?

(2014-10-28 11:42:43)
标签:

杂谈

如果你有一天早在大街上,发现一个机器人被绊倒了,然后腿折了,你发现它坐在地上思考了一会儿,有能够像人一样,一瘸一拐的继续走开了,或许还冲你笑笑,请你不要惊讶。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利普森(Hod Lipson)教授,出现在百度The Big Talk上这位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已经在带领他的团队,向这个方向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在利普森的研究中,他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个良好的程序,一台机器可以通过持续的自模化保持一直运作。一个机器人可以通过自我探究间接的推断出其自身形态,从而建立自我模型来合成新行为。

如果这个机器人的拓扑结构意外发生变化,这个程序将重新构建内部自我模型,为不同的情况作出补偿行为。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机器人在今天也可以像人一样自我修复了。

“在过去两年中,模块化机器人领域从概念验证系统到复杂的物理实现和仿真上来讲都取得了进步”——有一篇论文是这么说的。

在他的一篇论文中,利普森教授指出:未来的机器将能够不断的检测其自身形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如发生了损坏,或获取了新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当机器人进入未知的或变化了的环境)。并利用这种能力,进行预测并生成补偿性行为。

也就是说,机器人就像人一样,能够通过对环境的预测和感知,在自己的外形遭遇复杂环境的变化之后,通过思考和学习,改变自己的物理形态,从而适应新的环境。

笔者在现场还见到了一种有四只脚的机器人,能够像蜘蛛一样运动。其实想想这样的机器的存在,既令人感到兴奋,也不免有所担忧。

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把人工智能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方面,由机器组成的世界,已经能够在人类世界产生的海量数据中,自动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并具有了智慧。

李彦宏先生曾经说,百度大脑:已经可以做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而随着硬件价格的迅速下降,计算能力的极大丰富,接近人类也并非不可能。

而如今,利普森们的研究,则让机器有了对自己的物理形状进行自我修复的能力。而且这种自我修复能力,与人类的编程设置无关,全是由机器自己根据复杂的环境,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的适应性补偿。

一个聪明的大脑,加上一个灵活又能自愈的身体,这距离活生生的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岂不是更近了一步?

机器有个自我进化的能力,有了“我”的意识,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恐惧,人们总是担心自己的血肉之躯在钢铁之躯面前,不占优势。

不过笔者始终对技术的进步抱有积极的态度。

毕竟,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还面临着很多的恶劣的环境,但是为了生存,不能不依靠人力去完成一些工作。

而随着能够自模化构建自行修复的机器人的出现,甚至具有智慧的的大脑,能够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的出现,这些危险而苛刻的环境下的工作就会被机器人替代,且无需监督,依靠他们之间的自组织和自协同,就能够完成任务。

那么,我们的社会生产力难道不会被大幅度提高吗?或者,在不能忍受寂寞的人类面前,即使有机器人能够愉快的和你聊聊天,就像真人那样,给孤寂的老人,留守的儿童,带来快乐,也不是坏事。

只有需要赶到害怕有智慧的机器人吗?

我觉得不需要,人比机器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思想和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下,机器人,显然不可能这么“狡猾”。

关键是我们要保持对科技造福社会的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