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顾
截止收盘,沪指报收于4293.62点,上涨76.55点,涨幅1.82%,成交8624亿;深成指报14439.00点,上涨567.4点,涨幅4.09%,成交5751亿元。两市共成交1437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18026亿元量能缩小。
二、技术解盘
今日市场再次出现两极分化,近日领涨大盘的央企品种在南车北车昨日资金撤离今日出现整体回落,但小板出现日线震荡后的大幅反抽,从成交量看小板这里的反抽多数品种资金回补力度不大,那这里是日线抵抗下跌的走势(短期4-5天属于反弹周期)
今日部分上涨板块都不是连续拉升的节奏,而是日线震荡后的拉升,说明短期操作需要从滞胀板块中挖掘。
今日央企改革的回调不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国企改革震荡后继续强势,整个国企改革属于轮动表现的节奏。
小板短期可以把握反抽,以短线4-5天思路对待。从今日军工板块走势看,个股追高介入也需要谨慎,我们今日也介入了一个市值低的中航系,午盘就被获利盘打压打开,但走势属于突破箱体。
操作机会主要就在小板的反抽,滞胀国企改革和注册制受益等。
三、资金解读
4月21日
今日两市震荡上行,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数纷纷大涨超过5%,深成指突破近期新高。板块方面白酒、网络安全等板块涨幅较大,仅有铁路基建、丝绸之路等少数板块下跌。
四 热点解读
1预调酒毛利多超70% 今年市场规模奔向50亿
RIO(锐澳)、百加得冰锐,这些预调酒市场的企业们原本就打得火热。如今,各路资本又纷纷杀入,做白酒的、卖奶品的,饮料大佬,乃至啤酒巨头也来了……
本为小众酒的预调酒,为何突然受到各路资本的垂青?他们看中的是这个市场多达百亿的市场容量和高额利润。2013年预调酒市场产值约10亿元,2014年预计30亿元,同比增速200%,预计2015年将扩大到50亿元,行业远未达到天花板,目前仍然处在快速增长期。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透露,预调酒行业还处于导入期,市场份额非常大。
但预调酒行业进入门槛低,格局未定,未来行业竞争势必加剧,利润或被摊薄。
行业处在成长期
预调酒到底有多热?在今年成都糖酒会上,有近30家预调酒企业亮相。
目前,各路资本都在竞逐这个原本小众的市场。2014年,国内预调酒市场容量已达25亿~30亿元规模。“国内市场迎来高速渗透期,仍有5倍行业空间。”招商证券在去年的研报中预测。该研报将国内预调酒的发展分为几大阶段:一、零星消费(1990~2000年),国内预调鸡尾酒市场刚起步,欧美品牌主导,属于高档消费,消费者较少;二、强者进入(2000~2005年),更多预调鸡尾酒品牌进入中国,百加得推出爵士、冰锐等品牌产品,锐澳等部分品牌也开始探索;三、格局初现(2005~2010年),国内进行生产的品牌如百加得、锐澳、红广场等逐步显示出一定的市场规模,超过部分全进口洋品牌,渠道拓展仍主要以夜场为主。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2013年预调鸡尾酒销售量近千万箱,销售金额约为10亿元。
方正证券研究员成雨轩透露,预调酒行业2003年的市场规模是2亿元,2014年达到30亿元。预调酒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根据日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能达到200亿元左右。
中信证券分析师黄巍预测,预调酒在2015年的销售额将超过40亿元。
关注相关板块,寻找交易机会。
2汽车电商纷纷借力上海车站 烧钱大战或蓄势待发
昨日开幕的2015上海车展吹进“互联网+”之风,阿里、京东等汽车电商平台纷纷借车展发力,借势营销,火药味浓烈。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策的支持和电商的发展,未来汽车电商前景十分广阔,并惠及车辆售后、汽车金融等多个垂直领域,在这种环境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汽车电商的角逐中,烧钱大战或将上演。
汽车电商成“香饽饽”
在2015上海车展拉开帷幕的同时,国内汽车电商平台角逐之战也正式打响,纷纷借车展造势。阿里汽车事业部表示,车展期间,天猫汽车将携手路虎、MINI、福特等品牌线上同步办展;京东在车展开幕之前上线了“京东整车频道”,并联手易车在上海车展开幕当天发起“春季购车嘉年华”活动;此外,还有一些O2O汽车电商平台借势登陆上海车展并发布服务品牌。
其实,汽车电商的角逐并不止这些,尤其是BAT等互联网企业,今年伊始,更是动作频频:阿里成立汽车事业部;腾讯、京东投资易车布局汽车电商;百度透露正在推进“造车计划。甚至易到用车近日都表示,不排除未来会涉足汽车电商。一时间,汽车行业尤其是汽车电商成了“香饽饽”,众多互联网企业都想进来分一杯羹。
至于原因,艾瑞咨询分析师曹美晨表示,目前汽车电商在整个汽车行业的渗透率不到10%,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商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并将惠及车辆保养、汽车金融等垂直领域。
亿欧网创始人、O2O分析师黄渊普表示,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升温,汽车行业也迎来转型,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成为行业趋势。易观国际分析师钱文颖认为,汽车电商作为汽车全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环节,电商平台都会借着这个入口,进而深入到汽车用户的方方面面。
汽车电商或掀起烧钱大战
随着BAT等互联网公司的入局,汽车电商将迎来怎样的转变呢?钱文颖认为,汽车电商作为垂直领域电商的一部分,将是阿里、京东等竞争的焦点,未来会更加直接、激烈。
曹美晨认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同传统汽车企业进行合作,市场竞争加剧,并且随着车主需求及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后市场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互联驾驶、后市场O2O一站式服务都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曹美晨说道。
关于汽车电商的竞争激烈程度,黄渊普表示,掀起一定的价格战是肯定的,但是中国汽车电商爆发的节点还没有来到,更多的价格战会集中在汽车售后服务等方面。“目前,中国汽车依然没有完全被当做商品和工具,它具有一定的身份象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汽车电商相对还不成熟,也未达到爆发点。”
曹美晨认为,因为汽车行业与其他App类应用不同,重资产、高消费、消费频次低的特征决定了单纯烧钱无法实现聚客、留客的目的,因此,即使BAT等互联网企业采用烧钱的方式,也一定与之前滴滴快的的烧钱方式不同。“不过,在后服务市场,例如洗车、维护保养这些相对高频低价的环节,烧钱大战的可能性很高。” 曹美晨说道。
关注相关板块,寻找交易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