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调整态势未变,重点关注小时成交量的变化
(2014-10-22 15:30:54)
标签:
股票铁路周线铁路建设震荡 |
一、行情回顾
截止收盘,沪指报收于2326.55点,下跌13.11点,跌幅0.56%,成交1385亿;深成指报8063.20点,下跌43.72点,跌幅0.54%,成交1550亿元。两市共成交293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 (3057) 量能缩小。
二、技术解盘
今日市场再外盘大幅反弹下上午出现上攻态势,但是从小时成交量可以看出,做多力量的缺失造成高位小盘品种的资金再次撤离(前期一小时基本在500多亿,今日早盘只有400多亿)
今日收盘时反弹以来第一次收在30日线下方,本轮行情前期已说明基本属于对应400点,通过结构也可以看出三段式的拉升逐步减弱,目前唯一对于多方有利的只有趋势仍保持低点未有效跌破(前期整理的2284-2300)
但我们通过资金统计可以看到有1600多只个股资金在前阶段有效撤离(它们技术上也是周线高位调整态势)
总体来说,虽然局部大盘仍有热点活跃,比如近日的体育次新,今日的军工等,但多数品种周线震荡态势确立,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资金有效介入调整到位的蓝筹品种,所以后期重点关注小时成交量的变化,在未出现有效放量前,看周线震荡调整。
保持低仓应对,等待目标品种周线到位后的介入机会
三、资金解读
10月22日
今日两市开盘后窄幅震荡,午后指数逐渐回落,截止收盘上证指数报2326.55点,下跌0.56%,深证成指报8063.2点,下跌0.54%。板块方面仅有保险、通用航空、网络安全、农机等少数板块上涨,另外,水利建设、充电桩等板块跌幅居首。
四 热点解读
1高层力挺铁总,投融资改革倒逼政企分开
今年全国铁路建设的三大目标全线调高: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000亿元、新线投产7000公里、新开工项目64项。
一位地方铁路局人士透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考察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后,全路上下掀起了探索市场化改革的热潮,尽管政企分开的改革还未完成,但如何融资、尽快实现盈利成为眼下最迫切的目标。
另有接近铁总人士昨日透露,根据高层指示,铁路发展基金已于9月底正式设立。他认为,在产权、经营等的倒逼下,投融资改革将反过来推动未完成的政企分开改革。
根据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1~9月份,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5.1%,增速提高4.5个百分点。
前述接近铁总人士介绍,高层考察铁总时,提到了铁路建设的几大作用。一是市场和需求还很大,铁路既是发展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二是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社会和谐稳定很重要;三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铁路具有拉动和支撑作用;四是铁路建设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下半年以来,各部门为推进铁路发展也是“一路绿灯”。财政部优先保证款项拨付到位,国土部表态优先配合处理铁路相关土地问题,发改委更是在发债和项目审批方面大大提速。
前述地方铁路人士称,高层的重视和铁路系统内部的思路转变大大增强了系统职工的信心。“过去关注最多的包括编制、待遇等问题,但现在看到形势好起来,大家都愿意先做出些事情。”
原铁道部一分为三后,纵深方向的行政改革一直停滞。彻底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成为各方面共识,但实际却困难重重。
李克强在考察铁总时曾说,铁总各项改革平稳有序,对国企改革具有示范作用。深化国企改革,要继续突出政企政资分开。
相比中央层面的拆分,地方铁路局的改革要困难得多。前述地方人士称,按照主流观点,所有地方局将合并为几大分公司,涉及到各个地方局的人事、财产、权力等多个方面重新组合和划分,必然存在很多角力。
该人士提到,高层针对这一问题曾作出指示,铁总过去是铁道部,管理是相当规范的。无论从市场主体角度还是铁总原有的优良传统来说,都不能让铁总将来沦落到这个地步。
“铁路总公司具备市场主体地位能够自己决策的事情,应当允许铁总自主决策。在过渡和探索过程中,要政府部门审批的,应当简化程序。”
投融资体制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
从数据来看,铁总引资效果并不理想。根据铁总发布数据,1~8月国家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其中,民间投资189亿元,同比增长61.7%,占全部铁路运输投资业比例为5.6%。
在筹资建设的压力下,铁路近年一直尝试多渠道引资。
去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要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加快铁路建设步伐的思路。
此后,盘活存量资产和组建铁路发展基金被认为是“见钱”最快的融资探索。今年6月,铁总成立了铁路融资公司,7月上旬,《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出台。9月底,铁总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四家银行的投资平台,共同签署了《出资人协议》和《公司章程》,标志着铁路发展基金正式设立。
关注相关产业链个股,寻找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