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要过得好,不要“差不多就好”

(2015-01-29 10:40:42)
标签:

杂谈

我有一位朋友是珠宝设计师,科班出身。关于珠宝鉴赏方面,我曾和她聊过几回。


令我吃惊的是,对于目前国内珠宝市场,她直截了当地说,“根本不需要做得太好。” “难道没有懂得欣赏的人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完美吗?”我一脸书生气地问她。


“懂技术的不一定有品位,有品位的不一定有钱,有钱的不一定懂得挑。”她有些无奈,“原本我以为只要做到最好就会有回报,所以去缅甸老坑挑石头是自己去的,每个设计都来回改,然后拿着石料和设计图找专业工厂定制,精工细作,从来不敢松懈。结果呢,客人来了一看,这些翡翠怎么都那么小啊,抓了一把边上不值钱的巴西玛瑙走了……”


“再后来,有些客人干脆说,别整那些边边角角的东西了,给我拿个你们这里最大最贵的来。”


“噢,土豪嘛。”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差不多吧,说是送人,大了才又面子…还有些富太太们,她们不太选,来了就说要最闪的,能把迷惑她们老公的狐狸精亮瞎的直接要半打。”


“这……”我开始有点看不懂有钱人的世界了。


又说到前不久回国,见了几个同学,不少人在创业,开个店做点生意。不约而同的,他们也说出了类似的意思,“现在做产品,不要做得太好,否则第一个倒的就是你。”


我当时有些吃惊,如果一个人这么说可能是偶然,如果不同领域的人都这么说,那可能就是现阶段市场的真实表达。


我不懂生意经,不懂经济学,但我试图去猜测一下这究竟为何?


或许是在这浮躁的逐利时代,大家期待的是快钱、是热钱,是赚了一笔无所谓回头客的杀鸡取卵钱,反正十几亿人口,每个人身上赚一块就能成亿万富翁...因此利润最大化变成唯一目标。打个比方,如果一件产品最完美的品质为100%,从0到90%,可能得投入一笔很大的资金,从90%到95%,可能会需要翻倍投入。为何要这么吃力不讨好呢,反正客人不懂,反正90%已经很好啦。


这还是原创的,想走捷径的干脆雇上几个人,脸不红心不跳地抄起来,完全不要前期研发成本,市场证明该产品可靠。还等什么?照抄呗!等东西做出来了,再找几个写手吹吹,搞个能投影的地方谈互联网思维和情怀,也能赚。反正粉丝们要的是一种共鸣,反正现如今越骂会越红,怕啥?!


更有甚者,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一经发现,关店跑路。抱着一种浑水摸鱼的侥幸心。


另一方面,作为买方。很多人的心态暧昧。如果自己用的,差不多就行,只要比同类产品便宜、只要有促销打折送礼品、只要能包邮,只要一切一切可以占到的小便宜别从眼前跑咯,都好说。要物美,更要价廉。要只是和正品差一根绳或少一个把手,自己如果不是必须品,只是拿出去能赚回些面子,这东西就是买值了。是不是真货不重要,能拿到尾货都要到朋友圈里使劲嘚瑟一番,看,省了两千,一个字,爽!


而有些所谓的专家也在推波助澜,大谈快餐消费时代,东西换代快,人们习惯于不停更换手中的物品,因此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用到出问题就已经落伍了要被淘汰了。这听着有些道理,让商家拿来当免死金牌,甚至连带着祭出些国际品牌,敢情天底下数他们最冤。要知道,换不换是消费者的事,保证质量才是商家应秉承的基本底线。


所有这些博弈搅合在一起,就慢慢形成一种生态圈,卖的想,”只要不死人,一切都好说。能赖就赖,能省就省,能躲就躲,能多赚就多赚。所以,我不会做最好的东西卖给你“;买的想,”只要能凑合这阵子、最低价、别人都夸我就够了,所以,我没必要买最好的…嗯,要是有问题,我再去和他们闹,谁怕谁孙子。“最早发现这规律的是日本人,卖辆车给你,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全部做到极致,座椅是真皮的,伸手之处尽是贴心设计。而同期的欧美车比较憨直,把力气全花在发动机上,把厚厚的钢板装到车门上。而日本人只把车门转轴的摩擦力(阻尼系数)提高,就把国人忽悠得舒舒服服。如今商家的做法,只是把这些伎俩“发扬光大”罢了。


现在国家工商局点名淘宝,淘宝不服,这属于法理不容,情有可原。淘宝不过是把跳蚤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搬到网上,其中当然会有良心商家和好的产品,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么大的数据,这么多头绪,让一个没有执法权的平台完全自律自清很难。怪工商局监管不力,好像也不是,人家就那么几个人,别说网上,对街上的小店都还没办法面面俱到。


唯一能做的,可能行之有效的,就是大家会慢慢开始追求一种真正高品质的生活,会懂得爱自己,对自己好些,不要得过且过,不要自欺欺人。要拿出给孩子海淘进口奶粉的那股劲儿来,形成对整个市场更加严苛的要求和态度,坚决不给任何劣质产品和昧心商家任何机会。只有这样,良性循环才会逐渐形成,消费才会更让人放心。


可能我们今天的努力不会马上有结果,但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期待。我们现在做的,是为我们后代能活在更美好安全的优质生活而努力。所有我们能做的,也是把过去诚以待人、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美德重新拾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