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食主义 & Political Correctness

(2013-10-03 21:31:34)
标签:

杂谈

      有一次晚宴,邻座是刚来没多久的女博士,表情酷酷的,但会学各地口音,特别是模仿丹麦人说话,感觉就像含着一块烧红的烙铁想吐却吐不出来。整个晚宴包括甜点只有三道菜,在漫长的五小时里,我们其实并不在乎到底聊了什么,而是总挂念着何时才能吃到下一道菜。特别是每次看到服务生总是单独给这女生先上菜时,我们一群人总是眼巴巴地瞅着,尽量不让咽口水的动作那么明显。
既然就坐边上,自然好奇为何总有如此优待。她解释因为她是素食主义者,所以厨师们都是先搞定清淡的,再处理那些会动的。敢情是如果把顺序掉一下,案板上的油渍会影响了素食的纯粹性。我之前遇过一位神人,到我家喝茶都自带一次性纸杯,生怕我等凡人沾过油花的茶杯会废了他的修行。我把这事说给女博士,她毫无诧异地听完,顺手切了片据说只有在北欧乡下篱笆上才能生长的叶子送到嘴里,开始给我介绍起素食大世界。有人只吃菜和水果,不吃肉,但不拒绝动物来源的制品,比如蜂蜜牛奶鸡蛋;有人完全素化,拒绝一切可能与动物有关的食物。当然,也有人只是拒绝红肉,而不排斥鱼肉虾肉等“白肉”,这属于半素食主义。哎,为什么不叫半荤食主义呢,是不是素食这个标签更绿色更潮流呢,不得而知。
也许现代很多人素食是因为减肥瘦身,或是阅读了一些长期食用红肉与癌症有相关性的文章使然,也有些是出于宗教原因考量,譬如善男信女们长期吃素拜佛。对于后者,他们甚至不吃葱、蒜、韭菜之类的菜类,带着浓烈口气念经确实对佛祖不敬。对这位女博士而言,她没有这方面禁忌,不过她执行着一套似乎更严格的标准。首先,菜的采集就有要求。必须是自然成熟落下的果实方可,比如苹果得是掉下来的,不能是摘下来的。虽然我也很想知道她是如何判断埋在地下的土豆是何身份。其次,她不能看到菜的制作过程,因为那同样会作为一种“杀生”而导致她不适。同时,对于菜的烹饪上,温度不能过了47°C,那也是另一种可预见的“残忍”。就像一些族群会用耳朵上打耳钉进行辨识一样,她以及她的志同道合者从来不穿任何皮草制品。为了在视觉上更有素感,她从来只穿黑白两色,这也包括了把她一头金发染黑。
我注意到了,她几乎不提和动物相关的词语,至于做实验,她也只愿意做和细胞相关的部分。这让我有些迷茫,为了表示自己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我是不是要先把自己打成植物人后才能和她继续交流呢。还好,她的各国方言救了我,我们最后在挪威语欢乐的语调中互道晚安。
这些年里,为了不冒犯别人,为了表示尊重对方,也为了表示自己的包容性,Political  Correctness 变成了高高的帽子扣在头上。其实这更像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头上,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落了下来。我们已经知道了不能另类对待身体缺陷,但对于心理上、取向上的不同亦不能发表特殊评论。这不只是在对方亮出身份才开始纠正,因为迫于社会压力,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告诉你真实想法,所以你能说的所谓正确的话只能是越模糊越好,这甚至包括对身边的朋友亲戚。譬如不能问“找女朋友没?”,而应该是“有约会对象了吗”。当然,现在干脆连这句都已经不方便说了。可在另一方面则刚好相反,如果只是模糊处理,也会招惹对方不满。比如有次为了不冒犯美国黑人,我只是选择说“African American”,人家不答应了,为什么那些白人可以说自己祖上是爱尔兰的、荷兰的、苏格兰的,凭什么我们就只有个大非洲?!有些则是宗教的原因,我的一位中国同事有次在别人聊天时提到猪肉,刚好边上坐着位中东人,那哥儿们听到后愤怒地转身向老板投诉去了。不要以为学了句Merry Christmas 就敢到处用,不是每个人都把它当作祝福的话,事实上这确实只是基督世界的传统。还有种情况,有些东西在我们看来是政治很不正确的,但在那个环境那个地区目前的状况就是如此,我们还得咬牙默认,以示“尊重”。比如因为可能出现的种姓等级区别,也不能随便招呼两印度人坐一起,更不能热心地给他们做媒,否则也是犯了大忌。
这个世界很大,想保持永久中立、不偏不倚好像很难。对不同的文化和族群,我们也不可能都了解得非常透彻,更不可能在有些事情上预判准确。那怎么办,中国老话说得好,“井水不犯河水”,管好自己便是。你可以对着镜子说上一千句一万句的Political  Incorrectness,素食主义者不吃肉,没关系,我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