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既然就坐边上,自然好奇为何总有如此优待。她解释因为她是素食主义者,所以厨师们都是先搞定清淡的,再处理那些会动的。敢情是如果把顺序掉一下,案板上的油渍会影响了素食的纯粹性。我之前遇过一位神人,到我家喝茶都自带一次性纸杯,生怕我等凡人沾过油花的茶杯会废了他的修行。我把这事说给女博士,她毫无诧异地听完,顺手切了片据说只有在北欧乡下篱笆上才能生长的叶子送到嘴里,开始给我介绍起素食大世界。有人只吃菜和水果,不吃肉,但不拒绝动物来源的制品,比如蜂蜜牛奶鸡蛋;有人完全素化,拒绝一切可能与动物有关的食物。当然,也有人只是拒绝红肉,而不排斥鱼肉虾肉等“白肉”,这属于半素食主义。哎,为什么不叫半荤食主义呢,是不是素食这个标签更绿色更潮流呢,不得而知。
也许现代很多人素食是因为减肥瘦身,或是阅读了一些长期食用红肉与癌症有相关性的文章使然,也有些是出于宗教原因考量,譬如善男信女们长期吃素拜佛。对于后者,他们甚至不吃葱、蒜、韭菜之类的菜类,带着浓烈口气念经确实对佛祖不敬。对这位女博士而言,她没有这方面禁忌,不过她执行着一套似乎更严格的标准。首先,菜的采集就有要求。必须是自然成熟落下的果实方可,比如苹果得是掉下来的,不能是摘下来的。虽然我也很想知道她是如何判断埋在地下的土豆是何身份。其次,她不能看到菜的制作过程,因为那同样会作为一种“杀生”而导致她不适。同时,对于菜的烹饪上,温度不能过了47°C,那也是另一种可预见的“残忍”。就像一些族群会用耳朵上打耳钉进行辨识一样,她以及她的志同道合者从来不穿任何皮草制品。为了在视觉上更有素感,她从来只穿黑白两色,这也包括了把她一头金发染黑。
我注意到了,她几乎不提和动物相关的词语,至于做实验,她也只愿意做和细胞相关的部分。这让我有些迷茫,为了表示自己政治正确(Political
这些年里,为了不冒犯别人,为了表示尊重对方,也为了表示自己的包容性,Political
这个世界很大,想保持永久中立、不偏不倚好像很难。对不同的文化和族群,我们也不可能都了解得非常透彻,更不可能在有些事情上预判准确。那怎么办,中国老话说得好,“井水不犯河水”,管好自己便是。你可以对着镜子说上一千句一万句的Political
前一篇:大家都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