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
写作的引擎——“压水井”
鲁瑛
初夏,天气热得突兀,透过车窗折射进来的骄阳,仿佛迸溅的火星在脸上跳着激光舞。被市政工程阻隔的赤峰,幸好钢铁街一路畅通,幸好我到红山区文联与一些久违的书相遇。其中有蜀恒的第五十本诗集——《压水井》。
“压水井”是一种把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工具。把水从地下引上来,主要靠的是井中心的引水皮,正是因为这块引水皮和井芯的相互作用,才使得水从井口流出来。儿时的压水井,水质清澈,水流不断。压水井,似乎也欢乐了我童年的记忆,炎热的夏天,大汗淋漓地从学校跑回家,喝一口压出来的水,顿时清清凉凉,精神倍爽。
有时候,逝去的时光、年代、我们一些共同的经历,需要一个符号来提醒。蜀恒的《压水井》就像引擎,也是对爱好写作的同仁们的提醒和发动。
阅读像吱嘎吱嘎的压水井,井芯湿了,诗就出来了。
压水井
张蜀恒
压抑自己
打一口“洋井”
伏案的身体好似压水柄
连着内心的井芯和引水皮
整日“吱吱嘎嘎”
除了他自己
谁也听不见
闲置太久,需要引水——
压水井和台灯是一对知音
交替发出“滋滋”的声音
若你看他咬牙切齿
满脸通红:腾腾冒汗
那井头一定是给冻住了。
自认为对诗歌的热爱是最高级的精神奢侈,它在灵魂深处塑造生命,又在生命深处唤醒灵魂。蜀恒是个诗歌行者,他是不会让“井头”冻住的人,诗于他,如水汩汩而出,一日不可或缺。此刻,眼前工整地排列着从《张蜀恒诗选》到《压水井》整整五十本诗集,几乎占据了我三开门书橱的一隔层,感慨而敬佩。作为诗友为他多年来的执着感到自豪、欣慰,想象着有一天一百本诗集在一起的样子……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阅读之于我,是习惯、是慰藉、是快乐更是享受。一本好书,无需刻意追求豪华精美的包装,当你虔诚地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是黑白分明,嗅到的是缕缕墨香,人仿佛跨越尘俗,不再为喧嚣忙碌而劳心,更不会因目迷五色而烦躁。只要执着和投入,美丽的文字就会变成一首悦耳的钢琴曲,在你脑海里高山流水般地奏响;或者变成一幅素描画,在线条与明暗间融合成轻快的小溪;亦或是变成一杯醇香的酒,令你沉醉不知归路;合书掩卷之余,更让你浮想联翩、感悟良久。
人和书最好的关系是相遇,遇见《观察》,陌生、新鲜。遇见《诗歌的秘密花园》,林深花茂、曲径通幽。遇见《遇见,一些人流泪》,为那些脆弱生命中痛心的孤独、敏感的情怀......阅读,是享受独处最好的方式,它让我们的内心更丰富。事往日迁,每一本阅读都是一次美好的相遇。关乎我,关乎你,关乎文字与欢娱。
汪曾祺先生说:“人总要爱着什么,活着才有意义。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蜀恒是执着热爱诗歌的人,“压水井”是短制,是匕首也是利剑。很喜欢诗集中的一段话:“每日的清晨都值得憧憬,黄昏时都无需惆怅。原来我就是光阴,光阴就是我”。人生已如此明媚,还有什么理由不阳光、不灿烂。我想,蜀恒该是红山诗社的“压水井”,只要你保证自己的引水皮不生锈、不腐烂,走进诗社,蜀恒便会递上几瓢引水,只要你用心用力地去压,就能听见清泉喷涌时的欢畅。
202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