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附录:未完的与“非正式的”

(2020-09-21 23:27: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附录:未完的与“非正式的”

 

新书《核桃》只有两部分,“未完的附录”和“有限的诗”,前者的典故出自舒尔茨的小说《书》。后者是实——这是新书《核桃》自序里的话。

本心是想用《书》里的典,在第三章的结尾处——“这就是那本书,这是他最后的几页,那非正式的附录······”

凭着记忆,“非正式的”变成“未完的”,还落下了一个引号。校对时没有查证,忙忙活活地付梓。真是大写的尴尬。诗人疏竹在比较了我近期的三本书后,认为《核桃》逊色于《小茴香》和《交谊舞》,我想是的。

出版过程中的低级错误已经不止一次了。只是这次较为惨痛,几乎是一场脆败。我想第一本书《张蜀恒诗选》,当时排版用的是DOS指令下软件,不是现在的飞腾,错误多的离谱,自己校对的很辛苦效率却低,成书后出现了大量的错误,只好打出不干胶,一个字一个字的粘,1000本书,母亲沾了一年。

刚好手边有胡桑翻译的罗伯特·罗威尔的《生活研究——罗伯特·罗威尔诗选》,54页《中世纪》一诗的开头让我心惊:“此刻,仲冬在我身上/碾磨,纽约/钻透我的神经,/当我走在那些被嚼碎的街上。”《中世纪》一诗的第一节换两个词即可摹写我现在的心情——深秋在我身上碾磨········边城钻透我的神经——洛威尔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四十五岁,比现在的我还要年轻两岁——彼时他发出的疑问同样适用现在的我——“四十七岁/接下来是什么,接下来?”

接下来,有限的诗会像舒尔茨小说里的面团继续膨胀,未完的铁轨会继续延伸,非正式的身份还会继续像懒猴一样乐享其业余的蜜露······

2020.10.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预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