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个体的朝向

(2020-09-10 23:10:43)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生命个体的朝向

素心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是胡桃科植物。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对人体非常有益,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核桃味美,但要想吃到核桃就要敲开它硬硬的外壳,才能品尝到果实里面的精华。这正如一首好诗,拨开迷雾才能看到诗歌的特质,隐喻的部分,才是诗人的本来情绪。我想诗人把新诗集定名为《核桃》,除了一首同题诗的命名惯性,另有深意!

当生命个体从少年、青年迈步中年的时候,生命的反思即刻成为一个生活的命题。请看张永渝诗歌《核桃》里的句子——“无畏自有无知多油的绿幕做背景/竖起蜂窝甜筒样的扩音器/他们从不吃自己的节目/肠胃是痉挛的借口”。具体的寓意不必细究,但我想,生活命题的真伪,都是个体生命朝向生存的展示与思考,或者说是缘自于经验、积累、理性与感性的选择。每个人都在冥冥中存在着一种比自我更加强大的力量,我想这种力量来自于灵魂的再塑造与精神生命的锤炼。

如何再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诗歌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比如诗人张永渝。他作品中缘自激昂与悲情、柔婉与壮烈、梦幻般的审美和浪漫的意象跳跃,都一次一次触动了读者的内心。有人说:“真正的诗性来源于个体生命与语言遭逢的深刻理解”,诗人在为我们营造了畅达深邃的诗歌意境后,很容易让读者产生无尽的想象与共鸣。生命个体的朝向是个博大的命题,它关系到诗意生活的走向。在对布鲁诺·舒尔茨的细读中,他找到了一个“全能的神”,那就是日常——“我学着像书里的叙述者用‘发亮的刀子把甜蜜的白昼切成银色的块状’,‘在夜深人静的时漫步在那些冷却的页面之间’,我明白了‘日常’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在天才的时代,在梦想的共和国,在光明的某处生出的‘一个虚幻的第十三个月份’,‘在童年最初的时光’,我发现,它就是全能的、慈悲的神。”张永渝是一个沉陷于日常与细节中的诗人。

十年前,红山诗社诗长张永渝提出了基于蒙东、辽西、冀北以及承德地区的“边城诗歌”理论,主要包括赤峰、通辽、陵源等地的地域性诗歌写作。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我认为他的创作与吟哦,是有代表性的,是烙印着强烈的地域标签的写作。诗歌中的现实,正是诗人的信仰、文化、情操的集中体现。张永渝的诗歌大悲悯中有小抒情,小处着眼,大处见智慧。当然,这一切均来源于诗人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人到中年,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正是诗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张永渝的作品涉猎面非常广,他关注弱小,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既有着高傲的气质,又有朴实的一面。恰如通辽诗人原散羊所说:“无论如何,张蜀恒的诗歌飞机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的‘民生物资’,当评书开始的时候,他把这些物资通过空投的方式又还给他的听众/读者,使本属于他们的生活坯料变化为一种可以说出的声音,这是诗人张蜀恒的价值所在。”

回到诗人本身的定位,一定是兼具浪漫与抒情;隐忍与狂野;知性与感性并存的矛盾体。诗人常常用外在的语言表达内心狂热的诗歌情感,是灵魂深处的自我救赎,这也许正是诗人的文字和生命的朝向吧!

碎语闲言,仅与作者和读者朋友交流为盼!

2020.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