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新书《交谊舞》出版之际
(2020-08-09 22:21: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写在新书《交谊舞》出版之际
张永渝
照原来的计划,这书应该会晚上十天左右,赶在9月1号之前。最近写布鲁诺·舒尔茨小说的导读,平均每天一篇,实在辛苦,于是,换一种工作和节奏,编辑新书,算是一种变相的犒赏。
编到一半,我写下《杂诗》——
装不下长篇大论
这些杂诗
像蟑螂一样傲慢又顽强
“踏着仪式般的步伐”
“往房间的某个角落行进。”
这是我对“杂诗”部的整体感受。“蟑螂”的梗儿来自小说《宁录》。宁录是一只新出生的小狗,它对新发现的蟑螂充满好奇,他要给蟑螂整动静,可蟑螂不理会它的“长篇大论”,走开了。
“杂诗”向来是短诗与不分行的诗聚集之地。小说《牧神》概括了它安静的样子——“那里有原野上随处可见的平凡草杆,头上顶着羽毛头饰一样的花穗。那里也有像精致的细丝工艺品一样的野荷兰芹和胡萝ト,长着粗皱叶子的金钱薄荷和白荨麻,还有溢满香气的薄荷,长着韧皮、闪闪发光的车前草,以及覆盖着锈菌斑、结满厚实花穗的红荞麦。”在大院里监禁了太久的木头看来,一切满是新奇。
上一本《小茴香》里的“杂诗”较为含蓄。两个月后,可若这些动物和植物真的闹腾起来,还要请出小说《八月》里的乐队来伴奏——“纠结缠绕的野草、杂草和飞廉在午后的火焰中熊熊燃烧。午睡的花园充满了苍蝇嘈杂的嗡嗡声。金色的麦茬在阳光中尖叫,像是红褐色的蝗虫。在凶猛的热浪中,蟋蟀疯了似的嘶吼······有如弹跳的蚱蜢。”
不止“杂诗”里的《缝》、《黑骡子》,亦有“抒情”里的《春心不老》、《机关》,“诗歌评书”里的《搬立柜》、《反客为主的寄生》,“叙事”里的《引上天台,等风来》——但愿这些即事而作的诗歌也能嘶吼一番,或如荚果里的种子,“宁静地爆裂”。
(2020.8.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