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盈的老鼠,孤独的艺术家

(2020-08-05 17:13: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轻盈的老鼠,孤独的艺术家

——布鲁诺·舒尔茨小说《孤独》简说

张永渝

 

 

 

 

这个短篇小说用一半儿的篇幅来讲一个白日梦,这个梦是喻体膨胀而形成的庞大迷宫。在迷宫里,一只长生不死的老鼠,“孤独的遗腹子”坐着灵魂出窍的滑车,在本体——一位退休老人的房间里穿梭,随意抛掷神奇的想象、忧虑和各种声响——关乎饥荒之年;关乎滑行(创作)与呆坐(酝酿;静思)的状态。

一段具有间离效果的喻体自爆,炸出来一个出口,让我们了解到这个迷宫的建造缘由、运作机制——“很自然的,这得当成一个隐喻来理解。我只是一个退休人士,而不是什么老鼠。这是我存在的特色——我像寄生虫一样靠隐喻维生,只要看到一个好的隐喻,我就会被它征服。冲昏头脑后我就要花很大的力气找到回头的路,慢慢恢复理智。”

在拥有了艺术创造的三个必要条件——余闲、专注、积极地投入外,叙述者进一步地给出进阶的建议:在一面镜子中认识自己,且与稍稍分裂的自我虽相互驳诘亦相互理解。孤独的本我如本体若因衰老和创造力低下等原因未能于披挂热切愿望和繁多想法之喻体对应,创造者将有可能迎来人生的悲剧。

为此,叙述者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孤独的本体始终要保持轻盈,不断练习,时刻向喻体靠拢——“我等着破烂的蕾丝窗帘·······我可以在这个窗帘杆上做运动。”具体到本篇,本体因孤独而获更多可能的路径,喻体因灵巧和机敏而得更真切的幽微体验,而它们怀有温情地靠近会生出一种温暖的情绪——如椅子靠近壁炉——“头顶到天花板,你会有一种感觉,在这个高度是比较温暖的。你会有一种几乎察觉不到的错觉:那里的空气比较温和。”

“我”是孤独的艺术家,“你”是一只轻盈的老鼠抑或“我”是一个好的隐喻“你”是通向本体一条寂寞又充满魅力、如小说《我父亲加入消防队》一样充满迷幻色彩的回家之路?当一个不吝于抒情跳脱自由往来无碍的叙述者同时能够驾驭这两个人陈——什么事情能干不成呢?——“我”曾经认为镜中的自己在“等一个字”——那是“从深处传来的声音”——这个字并不复杂,迢递于80年后的东方小镇,那就是——“写”。

我如此揣度是有原因的。在小说的最后,叙述者着重强调(戏仿一下好事者的口吻)创造意志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哪里有意志,哪里就有办法。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反抗的”。写作写作——重要是写,比写还重要的,是——想写。比想写还重要的,是——想象——“我要做的只是想象一扇门,一扇好的、老旧的门·······”和想象相比,写作的意志永远是后手,是被牵引的对象。

当我们从窗帘杆上的筋斗回溯至白日梦中灰老鼠敏捷的滑行,将不难想起沈真如翻译的

智利诗人帕拉的《滑车》——

半个世纪以来

诗歌一向是

死心眼呆子的乐园

直到我来

装好滑车。

 

高兴的话,就上车吧。

当然,下车时若是口鼻流血

可不是我的错。

 

布鲁诺·舒尔茨的小说就是这一辆滑车,高兴的话,就上车吧。

2020.8.5

 

(本文之引文,如未注明,皆来自林蔚昀译布鲁诺·舒尔茨的《孤独》,广西师大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