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四十二本作品集《考槃集》出版之际张永渝
(2020-05-01 09:56: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 
写在第四十二本作品集《考槃集》出版之际
张永渝
假如荒凉却广袤的二三月继续在隔离或半隔离的空间内延展,目录的窗口将会呈现另外一番光景,依旧杂草丛生,品类和数量要丰富许多。
四月的开头并不美妙——
四月像一个块茎植物
被一柄铁锹
在开头生生
切去一块
潮湿的愤怒很快被氧化
日子一点点变干、变黑。
白天黏糊糊,晚上硬邦邦。表格和谎言好似泥浆,出门前糊个迷彩,上午烀住口鼻,下午在泥里滾。假作真时真亦假牌的迷彩膏是务虚工作于今时的标配——越努力,越糟心。一直持续到10号,我写出《墨镜》,以为不愉快已经过去。稍一振翅,碰到了头顶。转向活动,希望在工作中开
掘素材,绣花鞋和皮影讲座相继开展,没有达到希望的效果。阅读也疲乏。我转向旧作。
 
《良耜集》收录了大半,还剩一些。与其在混乱中摇摆,不如在劳动节前夕与惫懒的四月做一个了
结。经历了顽固性头疼、被腹痛折磨了多日之后,母亲的身体逐渐恢复,使我有心情操作。恰好28日,我写出《洞》——
倒带,我们看到
十年前目光远大的五道杠少年
终于超越颅顶的天际线
怀揣理想走出校门
回望绿树红墙
望见背手扬脖于
八十年代的学校门口
泚唾沫、一脸不忿儿的小青年
退化到WG后期,站在围墙后面
以奇异的眼光看人的
五毛幼儿
终于放下稀疏的头帘
投入官僚主义
噪声的漩涡——
这卖力的、旋转的漏斗
将大数据塞满每一个洞。
 
100年前,卡夫卡曾生出这样的疑问:
“如果洞被填满了,洞将何去何从?”
这首诗至关重要,使作者气温跷跷板的四月变得沉着。第一节曲折的长句用了阿莱桑德雷《异常的
小孩》
的旧典和武汉五道杠少年的今典。倒带的手法得益于伊沙的启发。我知道,新书的后勒口迎来了它
的房客。晚上,我开始编辑,并未作太多的处理(如将同主题、同系列的划类归组),呈现出写作
彼时之原生状态——每天跳着飞机格,将面包屑一样的细碎时间攒聚在一起,洒落——承接的平
面不是牛肉,而是石板。
 
角旗,标识着当时的位置——那是一些局促的田地。
 
(2020.4.30)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