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记,怨言的比例

(2017-12-29 19:48: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随记,怨言的比例

《诗经》里有两首通篇运用比兴手法的诗,一篇是《鸱鸮》,一篇是《鹤鸣》。

如下是《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整体隐喻的象征诗,是一篇《人才论》。如沈泽宜所言:“全诗上下两节均由四组并列的意象组合叠加而成,这鹤、鱼、树、石四组意象组合迭加而成,这鹤、鱼、树、石四组意象彼此独立存在,毫不相干,合起来却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每一事物都有它的特性,各有存在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人也是一样,各人有各人的才干,都可为国家所用”。

程俊英、蒋见元的解读和沈略有不同,焦点在“其下维萚”和“其下维榖”两句。沈的意思是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无论是大树小树,皆是有用之才,这种说法较为厚道。程、蒋释“萚”曰:“又名软枣,一种矮树,喻小人”;释“榖”:“楮树。古人以为是‘恶木’,这里也喻小人”(也有人认为,萚就是枯落的树叶)程、蒋的说法更加符合社会现实,但不改本诗温柔敦厚的本性——小人再恶,也被高大正直的君子压制。即使有一点负能量,更多还是正能量。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诗无邪”,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无论内容如何,无论它采取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诗》始终在“正道上”:它形式多样格调典雅,思想纯正内容丰富,姿态平和书写有力,且朴素敦厚简洁清晰。我想这首诗也是一篇《创作论》——各种风格都有存在的价值;要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须控制诗歌里的不良情绪,不能把热情当成技艺;痛苦不是降低标准的借口;哲理须客观地呈现。

若将本诗比附为一个诗人的全部诗写,按照程、蒋的意见,怨刺的比例最好控制在九分之一。掌握了合宜的比例,还要留心读写的时机。新年临近,温习典雅中正的诗歌,正是好时候。读啊,写啊。诗云——

小星暗而远

大星近而亮

 

一如尘世中

各自的影像。

他羞涩、胆怯


 归于无名。白天隐没

 夜晚降临

小屋里灯光闪亮

                                          ——《写》·张永渝


201712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某些抒情
后一篇:随感五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