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感,话说“悲悯”

(2017-09-15 00:01: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文、随笔、评论
随感,话说“悲悯”
     我熟知和陌生的文学现场,水平线以上之诗写,充溢着两种情绪,一种是无来由地悲悯,一种是习惯性地滑熟,投射在诗里,表现为用力过猛得打空拳或站立不稳(如脚底抹了油)。
     尤以“悲悯”为盛,一味往天平沉的一边站,好像腮帮子不鼓肚子不挺就适应不了这个标准迷糊的时代,或许大码的货物容易辨认(遇上开货车的编辑司机,也算好运)。诗需要那么多复制粘贴的悲伤吗?在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哼哼唧唧有失风度。幻想着接轨,绕来绕去,把自己的生活缠成了纺锤。
     学策兰学不来黑,学不来雪,柳絮差可所拟,撒盐也行,扶着电线杆儿不停呕吐,不见得是好方式。学索尔仁尼琴,学不得牛犊,学一学橡树,学不了橡树,学松鼠也行,在树窠里呲尿,虽符合国情但不够礼貌。还不如看一下谢尔·希尔福斯坦,先学一下情急之下的脱口而出。要是大词癖像牛皮癣一样无可救药,我推荐以索雷斯库为代表的罗马尼亚诗歌。把那纸叶撕下来作纱布贴在患处,再涂上一层《现汉》烧成的灰,特效!
(2017、9、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