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歌行者张永渝
诗歌行者张永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1,649
  • 关注人气:2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中心的拾荒者——写在张蜀恒新书《八点之前》出版之际

(2013-03-24 20:48:17)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城市中心的拾荒者

——写在张蜀恒新书《八点之前》出版之际

张晓霞

2013年,张蜀恒在编辑出版他的新作《八点之前》时,正在进行红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普及工作。这段时间,他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晨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一上午到家里或工作地点采访、拍片,下午整理采访记录,选配照片,登记在册,查找资料,增加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写新闻稿件。这些事情忙完,已是深夜,他再打开自己的书稿,编辑目录,选材分集,增补诗稿,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作品再做修正。当这本书呈现在眼前的时候,下一本诗集和类似的新闻工作又开始了。

张蜀恒的十本诗集都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中完成的。

他要做的就是超越他自己。

都说激情就像火焰,燃烧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力量,可火焰有渐渐冷却的性质,张蜀恒的激情却能量巨大且时间恒久,20年不减丝毫。

持久的阅读是他持续激情的能量。阅读经典,承继传统;阅读先锋,与他们齐头并进。伟大的作品对于张蜀恒来说,曾经是夸父追逐的太阳,在经历20年的追逐中,他渐渐破译了那些美妙的密码,他已经没有了追逐的饥渴,有的,是欣赏的惬意和与会心的微笑。对大师,不再是盲目的敬畏,而是因了解而心生的尊敬。就像站在迷宫的起点,对大师们狡黠地游戏已胸有成竹,阅读的经验会牵引着他的感觉,一直走到出口。他曾经劝导初写散文的新手:“你要写好散文,就不能看散文,而应该去读小说和诗歌”,“要警惕抒情的暴力与积习”;“你不能代表任何人,只能代表你自己”; “多抒写个人体验,不要为任何人代言”······虽然半信半疑,却在写作中得到印证。源于这种自信,他坚持书写自己的文字,坚持创造自己的诗歌语言。他做到了,他的诗已经有了独特的风格和样式,有别于任何人,有别于他尊敬的大师和同行。“这首诗一看就是永渝体”,这是同行对他独特风格的赞誉,可是张蜀恒听了,却当做是一记警钟。他要做的,不是做他自己,而是不断地将自己推开,甩开,再创造一个全新的超越以往的自己。

他必须具有恒久的巨大的能量,才能让他始终处于冲刺的状态。

对未知的好奇和探求,是能量燃烧的巨大动力。旅行中看到一株别样的草,他会拔一颗拿回来,找明白人问个清楚;偶然听到一个鲜活的俗语,他会记在本子上,查资料,找方言词典,一定要整个明白;小孩子的顺口溜,对他来说,更是大元宝一样金贵;若是发现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古体字,更像是遇到了前世的兄弟,非得查出他的家谱不可,还得想办法,让它在自己的诗歌里重见天日······对自然万物的亲近,对民间语言的痴情,对传统经典的温情与敬意,使他的诗歌象一株一株的野生植物,没有修枝剪杈的规矩,却有着恣意任性的舒展。没有化肥农药抗生素,果实滋味怪异,吃起来却让人回味不已。在巨大的格式化城市的中心,张蜀恒像一个拾荒者,捡拾着被效率和金钱丢弃的传统和意义,让它们成为诗歌的肥料。

在这个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颠三倒四的年代,在这个追赶时间超越时代创造奇迹的效率世界,张蜀恒置身其中,却从容不迫,他用自己的诗歌书写着时代的速度、人性的宽度、传统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当这个世界在与时间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时,张蜀恒却在与自己的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