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有关“地域诗歌”的问答》

(2012-05-02 21:32:23)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文章或与《红山诗刊》有关

《有关“地域诗歌”的问答》

 

提问者:朱江(内蒙80后女诗人,译者,《红山诗刊》编委、责任编辑)
回答者:董辑
        张无为(内蒙文学批评家、诗人,《红山诗刊》副主编)
        原散羊(内蒙诗人,文学批评家,第三极神性写作代表诗人、批评家,知名80后诗人)

 (下为董辑回答版。)

问:“地域诗歌”这个概念的有效性有多大?请评估。

答:先谢谢朱江的问题。谢谢。
    在诗歌领域或者文学世界,任何概念和名词都可能会存在异议性,完全没有争议的概念和术语是很少的,更多的概念和术语都是历史性的产物,是一种策略和时事的产物,最后约定俗成化。与中国当代诗歌有关的概念、术语、名词和命名很多,其原因各一,考查起来,都很有意思,本身就是一部很有意义的另类文学史。“地域诗歌”这个概念是近些年逐渐被大幅度使用的一个,但以前也不是没出现过。它不是一个文学理论术语,也不是一个文学史概念,而是一个用来举证和描述当下诗歌现场和状态的的概括性习语。有效性还是有的,当然要和具体的所指相联系才有效果发生。但是如果拿它作为诗歌尺子和诗学天平胡乱丈量和判断、评定,那就没意思了。也不可能赋予它特殊的诗学内涵。

 

问:“地域文化”一般被认为是存在于那些具有自己独特根性文化的地域,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把“地域诗歌”理解为注入了地域民族文化的诗歌?

答:这么理解也可以,但是我理解的地域诗歌不是这样。地域文化在任何有点历史的地域上都可能存在,但是地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可能不适合诗歌的表达。所以我觉得地域诗歌更多是指一个地区总的诗人及其诗歌写作,它们和他们的向度和风格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五花八门的。有的可能和地方文化发生关系,有的可能就不会。

 

问:很多人把地域诗歌写作又称为“母源诗歌写作”,即有文化根系的诗歌写作。由此请具体谈一谈地域诗歌应该具备的特点,以及其对于地域文化的体现和诠释应该是怎样的。

答:我觉得“母源诗歌写作”和地域诗歌没什么特别的联系,硬说地域诗歌是“母源诗歌写作”无疑限制了地域诗歌,抑制了它的活力,地域诗歌也就没有意义了。使自己的诗歌具有“文化根系”当然很好,但是很多没有文化根系的诗歌也很杰出,再说了,用汉语写作,那么自然而言就具备了了中国或者汉族的“文化根系”。我理解中的地域诗歌是个开放的概念,风格技艺向度诗学质量甚至写作诉求上是包罗万象各个不一的,也许总结起来,能总结出总的什么特点,但是这个总的特点,也许不是作者们有意识追求的产物,是集体无意识或者地域人格的曲折显现。地域诗歌如果需要具备什么特点的话,在我看来,那就是反地域性,不以地域为追求,以突破的方式回归。地域诗歌和地域文化在我看来没关系,地域诗歌中体现出的地域文化,那只是具体写作者的追求和达致的可能性,地域诗歌不是专为“体现和诠释”地域文化的。


问:既然地域诗歌的作者应该是极受地域文化熏染,那么请您结合实例说一说目前地域诗人的存在状态又是怎样的。

答:我不认同这种提法,即“地域诗歌的作者应该是极受地域文化熏染”,地域诗歌其实就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话语,很难富赋予其单一或者独特的诗学向度与质量。一些诗人,在一个地方写作,以一个地方为旗帜而昭彰于诗坛,这就是地域写作。我觉得最近几年地域诗歌很繁荣,这是一种诗人自我定位的必然,比如,如果将眼界放大到全国,很多地区的诗人的重要性和意义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难显山露水,而他们的诗歌动能又需要释放,怎么办,回到本地区进行必要的诗生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在受限的地域中,他或者她的写作意义甚至生存意义会得到呈现,地域就此成为一个诗歌圆桌,大家都会在圆桌周边找到自己的位置。最重要的,广泛的地域诗歌活动及其活跃,其实就是诗歌本身的活跃,广泛的播种可能会带来真实的丰收。说白了,地域诗歌就是一部分诗人的一种玩法,一种活法。至于地域诗歌是否一定要和地域文化、根性文化、母源什么的结合起来,那是个体诗人们自己的追求,与地域诗歌无关。目前,在我看来,地域诗歌活动其实是很活跃的,和地域文化根性文化结合比较紧密的地域诗歌写作,是发星为首的大凉山少数族裔写作;此外,很多省很多地区都竖起了地域诗歌写作的大旗,05年的时候,著名诗人马永波就主编过《东三省诗歌年鉴》,后来黑龙江诗人张静波主编的黑龙江诗人诗选《雪野上的蓝色极光》,另外如《长安大歌》等等。比如去年《河北诗选》、《广西现代诗选》、《湖北诗选》、《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陕西诗选》、《天津2011辛卯诗选》、《湖南青年诗选》等的出版,就是地域诗歌活跃和有意识追求的体现。另外如“第七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的揭晓;“首届河北诗歌奖”的颁奖等,都说明地域诗歌作为一种有意无意的诉求,正在水面化。另外,赤峰作为内蒙古东部区的一个地区,诗歌写作非常活跃,地域诗歌写作的态势表现得非常充分,我个人认为,3年,或者5年之内,能代表内蒙古写作高度的诗人将在赤峰出现;10年之内,具有中国水准的诗人和诗歌,也许会出现于赤峰。这就是地域诗歌的价值和贡献所在:充分调动当地的诗歌动能,发挥当地的诗歌潜能,为当地出现大诗人和重要诗歌提供可能。

 

问:地域诗歌目前在诗歌实际中,最突出的标识是什么?

答:写作上应该没有什么突出的标示,突出的标示主要体现在活动和认同上,围绕着一个地区做与诗歌有关的活动,一个地区的诗歌作者互相认同,抱团结社,共同温暖共同追求,等等。

 

问:地域诗歌如果是诗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请谈一谈其存在对当下诗坛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又会对诗歌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什么影响。

答:再重申一下:“一些诗人,在一个地方写作,以一个地方为旗帜而昭彰于诗坛,这就是地域写作。我觉得最近几年地域诗歌写作很繁荣,这是一种诗人自我定位的必然,比如,如果将眼界放大到全国,很多地区的诗人的重要性和意义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难显山露水,而他们的诗歌动能又需要释放,怎么办,回到本地区进行必要的诗生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在受限的地域中,他或者她的写作意义甚至生存意义会得到呈现,地域就此成为一个诗歌圆桌,大家都会在圆桌周边找到自己的位置。最重要的,广泛的地域诗歌活动及其活跃,其实就是诗歌本身的活跃,广泛的播种可能会带来真实的丰收。说白了,地域诗歌就是当下一部分诗人的一种玩法,一种活法。”

 

问:“(文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表述与地域诗歌有关联吗?还有什么新意义?

答:我觉得没什么关联,硬要联系,当然会有关联。我只能再次强调我自己的看法:地域诗歌不是对一种写作特质和风格的指认和概括,而是一种用来描述、指认、确认、区分当下诗歌现场及其诗歌写作、活动的诗歌习语。

0

前一篇:难受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