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溪川是首尔钟路区和中区之间总长为10.84公里的一条流水淙淙的小河。清溪川有着数不清的故事。它承载了首尔600年的历史,更承载了首尔市民们的美好回忆。清溪川从位于首尔中心的中区和钟路区之间流过,贯通了韩国的历史,同时也流入了首尔市民的心中。600多年的历史,清溪川从朝鲜的建国起就是一条和首尔市民密切相连的河流。建国初期,洪水频繁发生,灾害严重。平时,污水横溢,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太宗在位时开始了清溪川的治水工作。设立了临时机构“开渠都监”,每个月调动超过5万人进行修堤筑坝。并修建了广桥,所谓“开川”原指开挖河川,也就是指对自然形态的河川加以治理的土木工程。然而自开川工程开始之时,当时的“开川”便成为专指清溪川的专有名词。如果说太宗时期的开川工程是对开川主流的治理,那么到朝鲜第四代国王世宗时,主要是对支流和细川的治理,目的是防止支流的水流同时流入开川上游,避免洪水在市中心泛滥。1441
年在马前桥西侧水中设了标石,在这个标石的石柱上刻上尺、寸、分等标度,用于测量水位,这就是所谓的水标。水标对开川的水位进行了量化,有助于预防洪水泛滥。从那之后,清溪川就成为首尔市的下水道。清溪川在英宗时(1773年)迎来了新的历史,那时首尔市的人口激增,所以需要更大规模的工程。在河道的两边建起了石建筑,栽上了柳树,修建了平坦的水坝,还修建了我们现在在看到的直线型清溪川。
清溪川在朝鲜王朝时代名为“开川”。日本占领朝鲜后开始被冠之以“清溪川”,这一新的名称,大致应该是在1914年日本重新命名朝鲜的河川的时候。1926年,覆盖河道的计划正式提出。从1955年到1977年进行了好几次工作。期间,从广桥到马场洞的总长5.6公里、宽达16m的清溪高架道路于1967年8月15日开工,到1971年8月15日竣工。1977年,伴随百姓生活了600多年的清溪川已彻底从首尔地图上消失。
现代都市生活离诗意安居的境界越来越远。河流、绿草、飞鸟、游鱼,这些人们渴望亲近的自然景观,似乎只在山野郊外才能寻觅得到。为此首尔市政府决定改造清溪川,拆除高架桥,开挖河道,还清溪川一个清秀怡人的面貌。从2003年7月起到2005年9月,清溪川开始了“大变身”重现改造工程。
2005年10月,这样的图景就出现在了韩国首都首尔市民的面前:一条见证汉江奇迹的高架路,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被拆除,重现在世人眼中的是一条有600年历史的弯弯小河———清溪川,喧嚣的首尔市中心自此终于安静了下来。曾经代表首尔温柔一面的清溪川变身成为市区内的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在清溪广场中心,经常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沿着清溪川散步的市民们随处可见,在水边还可以看到很多谈情说爱的年轻小情侣们。随着夏天的到来,随处可见在清溪川里嬉戏玩耍的孩子们。这里的夜景非常美丽,以前臭水沟的形象一去不复返了。最近,清溪川还扮演着重要的艺术空间角色。在广桥下面的地下画廊和清溪艺术工作室(意译)等创作舞台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艺术家们的作品。周末的时候,还展开丰富多彩的街头艺人表演活动。还开设了夜间生活体验教室,清溪川生态教室等生态体验学习项目,是都市孩子们学习自然知识的好场去处。经过这样一系列的努力后,清溪川少了很多人工建造的感觉,变得更加富有自然感。清溪川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融入首尔市民的生活里,更融入首尔市民的心里。清溪川的变身改造仍在进行中。

广通桥

广桥下的艺术长廊

和平市场前的清溪川喷泉

清溪川潺潺的流水

由长宽各为30cm的5120陶砖组成的《正祖斑次图》是清溪川的八景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