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国产半导体设备经过几年潜心发展,已经到出成绩的时候。最近密集调研,在产业一线看到国产设备一些可喜可贺的迹象。
一、半导体设备进入国际市场
我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是,最近有两个国际12吋厂已经准备评估国产半导体设备。为什么对设备品质要求苛刻的国际厂现在开始青睐国内设备?如果中国设备在国内12吋产线上大批量被验证,价格又比国际设备便宜30%,为何不试试呢?
国际企业的认可不会掺杂商业和技术之外的任何因素,只有质量过关,价格优惠它们才会给你机会。所以整条产线的中国设备获得国际大厂的肯定是一件大事,这是中国半导体设备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低端向高端,从成熟向先进,从单兵突进到齐头并进的标志。
以前半导体设备进军国际市场的只有北方华创中微这两家,现在北方华创、中微、盛美、晶盛、华海清科、正帆、先导等中国设备企业开始成建制地进军国际市场。无论是现实意义还是对未来的指向意义都令人无比振奋。
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从制裁后全面启动到现在也就短短的五年,现在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出乎所有人意料。这大概是中国产业史上最为高效的一次国产替代浪潮。假以时日,全产业链的自立自强一定可以实现。
可以肯定地说,半导体设备是所有制造领域中最难进入的市场。前些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要解决的还是有和无的难题,根本没有人去想有朝一日中国设备进入全球晶圆产线。得益于半导体产业对设备企业的支持,得益于国内晶圆厂扩产拉动国内半导体设备需求,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42亿美元,增长8%,全球占比达到30.3%。芯谋研究预计,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75亿美元,增长9.6%。
当成建制的国产线不断被测试,当国产设备陆续被充实到产线上稳定运行后,国产设备拿到了进入市场的门票。接下来要做的只是打磨产品,做精质量,降低成本。如同其它中国制造一样,只要拿到入市的门票,中国设备一定是全世界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在晶圆制造成本日益高涨的今天,整个国际市场需要成本管理大师——中国设备企业的入场。这是国际晶圆大厂乐见的,也是美国没有能力禁止的,更是全球制造业屡试不爽的产业规律。
二、国产设备兜底国际设备
我听到的第二个好消息是,国内设备厂家供货给国内12吋产线时,在做好自己产品的服务和维护的同时,开始为国际设备公司“兜底”。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加载中,请稍候......